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守道与救时是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主要学术特色。晚清湖湘理学群体重视守道,但是却绝不满足于此,而是以经世目标为准绳和归依。在“守道”的基础之上,他们把义理经世作为救世的良方加以提倡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救时”的重镇。  相似文献   
22.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以理学为精神内核的服饰美学,在其繁博宏富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试图从理性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和“中庸”与“中和”特色等三个视角,来阐释他深湛的服饰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儒家服饰美学思想在继承和发展上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3.
道光<徽州府志>是研究徽州社会与历史的基本原始文献.通过对其所载各类"文化人物"以及文人著述的统计,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徽州自唐至清中叶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唐五代时尚不发达,宋元时期渐长渐高,明清时期则如日中天.此种趋势的发生,除了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徽商的作用外,理学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
朱之瑜流亡日本期间所传授的学问,既不是程朱理学,也不是王阳明心学,而恰恰正是理学批判和社会现实批判的思想理论结晶--实学.朱之瑜的实学思想,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想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也就是对日本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底蕴,值得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5.
清初儒臣张伯行不仅以学术与事功之双美彪炳史册,更以“天下清官第一”而饮誉其时。他一生为官政声显赫,经世事功颇可称述。撮其要者厥在如下诸端:治理水患、赈济灾民,以救民于水火;惩治贪污、革除弊政,汲汲于政治新风之营建;兴办书院、刊刻儒书,以兴起教化,移风易俗。对于清初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甚至“康乾盛世”的到来,可谓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26.
宋代《四书》教学明确以学以至圣人作为目标,在教育思想和理念上将天下学子囊入儒学教养体系之中,强调修身养性与致君泽民的有机统一.其教学重视个体生命体验,力图达到天人合一、学达性天的人生境界.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情境教学、主张工夫修养,形成了教育史上可圈可点的理学教育典范与模式.  相似文献   
27.
新儒学努力汇通儒家文化与世界文化,积极谋求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所体现的新儒学精神对于引领教师专业情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确立教师崇高的专业理想、培养教师美好的专业情操、促进教师专业性向的完善等方面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8.
宋明理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有其自身的不足,但其提出的一些思想命题如“存天理,灭人欲”、“格物穷理”、“天人合一”等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摒弃其不合理因素的前提下,探究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某些人文精神,从中可以得出一些有益于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9.
北宋的主流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因长期党争而士风渐坏,在南宋的政治环境中这一文化逐渐衰落。由于统治者的扶植,且顺应了时代之需,南宋理学大盛,理学家留意于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朱熹尤有建树。宋代士大夫普遍悦禅,参与了禅林文化建设,南宋禅僧多追求文人的生活意趣,诗歌不乏佳作。南宋地狭官冗,读书人沦为"谒客",江湖文化遂成廊庙与隐逸外的主要文化形态,江湖诗派为此时的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30.
工作胜任力研究新视角:一种解释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胜任力研究的理性主义方法认为,人与工作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即主客二分.工作胜任力是与高绩效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等具体的属性,这些属性具有情景独立性.一种解释性方法--现象描述分析学从主客融合的角度来理解工作胜任力,认为胜任力由工作者的工作概念所构成.对解释性方法在胜任力研究中的特性及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