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693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21.
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角度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视角一直是西方小说批评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叙事视角也就成了表达作品意义和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叙述的人称与叙述的角度的关系,探讨不同叙事视角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222.
应然即“应当如此”,是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其合理性根据的。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类实践寻找应然的根据和各种规定性,将应然的本质归结为以人的利益和需要为最高尺度,重构世界图景,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人和世界的和解。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命题:1.应然是从实然出发的否定和超越;2.应然的最终根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应然是对必然的利用;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对实然的应然建构;5.应然实然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23.
于述胜 《教育学报》2005,1(1):73-75
教育研究的专业性是以教育问题的综合性为基础的,离开综合性便不可能有其专业性。落实到具体研究实践中,这一综合性自然就表现为跨学科性。在跨学科视野中从事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就是要在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中把握教育问题的社会和化实质。单纯的教育学知识和语言无法使我们确定和论述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就东西方美术观念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比较,并概括其主要的造型特征,同时提出艺术的民族化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25.
文体选择不仅是作家艺术特长和喜好的一种表现,也是由时代文化对作家施压所导致。“潜在写作”在文体上显现的边缘化特征,就是作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政治文化压力下坚持批判现实和个性化表达努力在文学形式上的一种体现,它呼唤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学史视野对其进行历史的归纳评价。  相似文献   
226.
从人类发展史和传播史的角度来看,传播推动了社会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传播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传播使生产力得以迅速扩张,成为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并固化为一种稳定形态的必须突破的瓶颈;在信息社会中,传播的发展使时空被高度压缩,信息流以电速流动,将给未来社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7.
布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洛克等一批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汲取养料,合理运用后现代理念对课程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布洛克批判了现代课程的线性、预定性,控制性本质,认为课程的功能在于带领学生离开机构的、单调的、预先设定的、清晰可见的路线,而进入“迷途”,转向自己身份的创造。  相似文献   
228.
距离既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学术语,同时体现的也是作家看人生、看世界的方式。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阐释了张爱玲小说距离的制造及叙述方式,以凸现其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29.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将祖国优秀的传统美术体系,贯穿于整个现代美术教学中,使之发展壮大.是责无旁贷的终身己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  相似文献   
23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motions of 13 and 14 year‐old students related to visual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Our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tudents' emotions with the processes of the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their own pictures,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an art education context. The article adopts a Vygotskia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bout emo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hat refers to the biopsychological nature of emotion and its cultural determination. The need to transform emotions in art activities is stressed and the teenagers' pictures are interpret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seventh and eighth grad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students' emotions are not only presen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in its result, but also that they could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behaviour in art education classes. In this context, the students' pictures, acting as stimuli, may evoke their emo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