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877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15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净  陈桂祥 《体育科研》2001,22(2):43-44
试从美学的角度,用美学的观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在体育美学理论指导下,寓美于教,寓教于乐,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践,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所产生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92.
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首先表现在它超越主客二分对立,回到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圆融共舞的浑然一体性。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主体论美学不能保证人与自然万物的本源一体性,因而遮蔽了生态美。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性还表现于超越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回到本质与现象未分、源泉涌动的大化流行,以保证生态美的样态性,即美在时间中的涌动和变化之特质。  相似文献   
893.
组织传播就是研究与组织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相关性、交叉性,涵盖了多学科并充分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原理.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的新理论学科,也称接受理论.其以受众与信息的关系为主体,研究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反应和接受,解读反馈,探究对信息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历史和个人的原因.用美学的观点对组织传播的行为方式和特征进行研究,把握组织传播主体、受众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现代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将组织传播与接受美学结合考察与研究,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有利于组织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协调,是对传统美学鉴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94.
中国现代新学理念的形成无疑是同接受和吸收外国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外化相互交融的精神成果,新学区别于旧学的明显标志就在于,它已经从一种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具有一种开放的品格。但是,正因为新学刚刚从一种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就不可能完全摆脱过去的自我:它有开放的一面,背后还有封闭的一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诸种不十分和谐因素的相互溶合,形成了中国现代新学及其理论观念的独特内涵,而人们常常会因为对某一问题的敏感,从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事实,本就试图从历史、化、理论发展和心理等各个不同角度探讨现代中国艺美学建设的艰难与困惑。  相似文献   
895.
从创作主体、审美客体及接受主体等几方面入手,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喜剧性笑的发生系统。喜剧性笑的产生与喜剧的创造善于运用逻辑智慧、变易语言要素或巧用艺术与修辞技巧有关,同时,审美客体应呈现某种反常和不协调状态,接受主体也应在具备一定的化背景及个人素质的条件下对喜剧客体产生意外、惊奇或优越等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896.
高校德育审美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培养优秀大学生人才、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期要充分认识高校德育审美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不断探索高校德育审美化纵深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  相似文献   
897.
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化德育模式就是以道德教育的超越理念为哲学基础,以实现道德自由为宗旨,以德育美的建立为目标,去提升德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道德教育在对人生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898.
“自由”是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心态,中国古人高度重视此种心态,因为审美活动离不开主体心灵的自由。“自由”心态具有超越权贵礼法、功名利欲、法度规矩等特点,对艺术家的审美体验、艺术想象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审美创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899.
<旅游美学>在过去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上课)时间与(观赏景物)空间相分离的情况,必须进行改革导入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给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多媒体中国旅游景观情景;提供进一步联想和探索的学习资源.在教师、学习工具和媒体导航的指导下,达到建构学生旅游美学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美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0.
笔在西方美学史公选课教学过程中,针对本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思考和实践。本对这些思考和实践作了一些总结,归纳为: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注意调整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即教书又育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