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476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is study describes foot positioning during the final two steps of the approach to the ball amongst professional rugby goal-kickers. A 3D optical motion capture system was used to test 15 goal-kickers performing 10 goal-kicks.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of each step, as well as individual foot contact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tee, were measured. The intra- and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was calculated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Pearson)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and participant anthropometrics.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for the final foot position was lowest (placed 0.03 ± 0.07 m behind and 0.33 ± 0.03 m lateral to the tee) and highest for the penultimate step distance (0.666 ± 0.149 m), performed at an angle of 36.1 ± 8.5° external to the final step. The final step length was 1.523 ± 0.124 m, executed at an external angle of 35.5 ± 7.4° to the target line. The intra-subject variability was very low; distances and angles for the 10 kicks varied per participant by 1.6–3.1 cm and 0.7–1.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though the participants had variability in their run-up to the tee, final foot position next to the tee was very similar and consistent. Furthermore, the inter- and intra-subject variability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s in anthropometry. These findings may be useful as normative reference data for coaching, although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approach speed and body alignment.  相似文献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来源于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主参与,数学实验正是认知学习中可以替代具体活动的新技术。数学实验课对解析几何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该文将探讨如何把数学实验融入解析几何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3.
古代的西方和东方,在相距万里之遥的希腊和中国,两位数学科学的巨人--阿基米德和刘徽,在他们各自独立地解决几何学的重大课题--求积问题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余部分割法",而且他们论证问题的方式和步骤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能不说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这种"余部分割法"在讨论问题时确实有它的特别便捷之处.  相似文献   
34.
本文简要论述了几何直观在数学分析的概念、命题、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意在克服教学中重视抽象思维而忽视形象思维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35.
线性代数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线性代数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滞后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矛盾,对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动态几何》课程的开设在数学教与学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动态几何作图的理论和应用的学科,就是《动态几何》.动态几何图形有两个基本特点:图中的某些对象可以用鼠标拖动或用参数的变化来直接驱动;其它没有被拖动或直接驱动的对象会自动调整其位置,以保持图形原来设定的几何性质.《动态几何》课程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有5个方面的应用:日常学习的工具、课件制作的平台、实验探索的环境、创新思维的触媒、艺术欣赏的园地.  相似文献   
37.
线性代数的几何化与应用化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结合解析几何与实际案例进行线性代数教学的重要性及实质內涵.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针对改革现状提供了合理化建议,并分别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8.
几何学是高校数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缺乏现代数学思想渗透的问题。该文使用ADDIE教学模型,将其中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这五个阶段与几何学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9.
界面研究(interface study)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研究的新热点,英国诗人约翰·邓恩的诗歌中存在大量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而形成的玄妙界面,如文学与数字命理学界面、文学与几何学界面、文学与地理学界面、文学与天文学界面。从界面角度出发分析其诗歌,挖掘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0.
几何画板是一个优秀的专业学科平台软件,代表了当代专业工具平台类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使用"几何画板"画抛物线的几种作法,并给出详细的制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