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劣质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定量化的角度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失职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其次,运用行为管理制度模型中惩罚性制度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在惩罚性制度下监管部门按照人们所期望的意图选择“作为”的临界值,最后,根据这两个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2011年11月,荷兰和日本科学家人工合成出可在雪貂之间传播的致命流感H5N1病毒株,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者和反对者阵营都提出了鲜明的观点。科学研究的速度和公共安全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围绕着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关于科学伦理和科学监管的讨论。  相似文献   
83.
在总结企业实践和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顾客参与模式操控为加法模式和减法模式,将调节聚焦操控为促进聚焦和防御聚焦,基于B2C情境构建出顾客参与模式、调节聚焦、顾客创造力、产品新颖性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据此提出具体研究假设。以高校在校学生为实验对象的分析结果显示:顾客参与模式和调节聚焦交互对顾客创造力、产品新颖性的直接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顾客创造力在顾客参与模式和调节聚焦交互影响产品新颖性的关系中存在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4.
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分析了伦理型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传递过程,在区分伦理型领导力"道德个体"和"道德管理者"两个不同面向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伦理型领导力传递的并行路径框架;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5.
86.
学者们指出网络惯例是维持并协调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关键因素,但是网络惯例形成等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主要研究不同信任情景下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创新的调节定向行为对网络惯例产生的影响。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组织间信任分为基于认知的信任和基于情感的信任两个维度,并按照高低程度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信任情景,分别提出调节定向对网络惯例影响的理论假设,以西安市高新区高技术企业网络等技术创新网络的现实存在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不同信任情景下合作创新的调节定向行为对网络惯例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除去情景2中预防定向不利于网络惯例的形成之外,调节定向与网络惯例之间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层次揭示影响网络惯例形成的因素,增强对技术创新网络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对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网络合作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高校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行政化的宏观制度表现为一种干预主义,标志是政府和高校之间形成了“行政文化”,以及高校实质性办学自主权受到干预.解除管制是在新自由 主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对政府干预主义的一种回应,但不是解决行政化的正确选择.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制度选择是要建立一种管制治理模式,正确区分政府与高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契约管理、增强管制透明度和政策回应性等对政府干预行为进行限制,对市场力量进行引导,对高校行为进行约束.从干预主义到管制治理的改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8.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70s has led to not only drastic social transformations but also rapid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global competence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of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has been going through restructuring along the lines of marketization, privat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Responding to the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opened up the education market by allowing overseas universities to offer programmes on the mainland. This article sets out in this wider policy context to examin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ow stu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enrolling in these overseas programmes, especially those offered by Australian providers, evaluat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This article will also discuss the major concerns raised by the respondents in our study regarding the newly emerging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xamining how far these new programmes would affect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89.
The ‘student voice’ is highly profiled in UK higher education, yet highly under-theoris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UK universities have gone from a taxpayer-funded, free at the point of use model, to one supported through tuition fees via Government-backed loans. Subsequently, there is a growth of discourse about universities as businesses and students as paying customers/consumers whose opinions and demands must be considered. This article outlines four possible theoretical lenses (or frameworks) through which student voice can be analysed, enabli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vested interests and power relations entailed. These lenses draw on (1) research on student voice and power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2) regulatory capture from Economics; (3) the notion of students voice as part of an incomplete whole and (4) 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developed in Human Geography by Nigel Thrift.  相似文献   
90.
P2P网络借贷是指借贷双方通过借贷平台进行直接融资。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土发展的运营模式,降低了个人和小微融资成本,顺应了普惠金融的理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移动端的广泛应用,使得依附于网络发展的新型金融模式P2P网络借贷势如破竹,蓬勃发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做了简要分析,其次基于2014年的网贷交易数据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特征,最后对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平台规模的扩大、借贷资金价格的下降、发展的规范化、经营的透明度化,平台资金的第三方托管趋势明显,去担保化暂难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