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372篇
科学研究   164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有的文献基础和管理制度,结合物联网技术作支撑手段,建立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安全无缝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农产品召回制度和农产品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从而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最严格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监管体系。通过对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有效解决问题农产品的追根溯源,同时也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32.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强  蔡运龙  王乐 《资源科学》2007,29(4):158-163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1996年~2004年间,尽管耕地面积减少,但耕地破碎化程度却在加重;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显著。本文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促使北京地区耕地流失的最主要的动力, 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北京耕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恰好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相互印证;人口快速增长、区域土地市场过度竞争、农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政策也是北京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3.
联合国安全合作机制是目前最重要的全球性国际安全机制,也是中国融入国际安全体系、构建有利的安全环境而必须参与的国际安全机制。40年来,在参与联合国安全合作机制的过程中,中国逐渐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重新界定和调整自己的国家利益和身份,实现了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的结合。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安全合作机制的积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34.
中国特殊制度禀赋约束下规制困境与规制治理结构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规制作为一种治理方式和制度安排,受到一国特定的制度禀赋约束。本文首先从经济、政治与法律、社会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政府规制所面临的特殊制度禀赋约束,即转轨期的经济体制、尚待健全的政治与法律体制以及不发达的公民社会,然后探索了中国特殊制度禀赋约束下政府规制面临的困境,最后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视角,重构规制治理结构,以解决规制困境,提升规制绩效。  相似文献   
35.
"《国际环境法导论》述评"一文对英文版Guide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国际环境法导论》①)一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概括评析,结合该书两位作者——亚历山大·基斯(Alexandre-Charles Kiss)教授和黛娜·谢尔顿(Dinah Shelton)教授的学术特点,详细阐述了国际社会协商订立环境义务的内在原因以及对义务实施加以监督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国际环境法律义务和国内环境立法的关系。分析了《国际环境法导论》一书在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6.
徐辉  王成亮  冯国强 《资源科学》2021,43(6):1128-1139
环境分权能否助推由经济与财政分权引起的负向激励,进而影响减排治污效果,以往研究中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省级环境监管权限的配置格局,结合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分别以PM2.5浓度、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表征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指标进行回归,以此检验环境分权的减排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环境分权弱化了减排效果,分权程度越高,3种污染指标的污染程度越重,其中对大气污染的作用最大,对水污染的作用最小;②大气污染与环境分权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水污染、固废污染与环境分权之间非线性关系不显著;③环境监测、执法与监察3项监管权限的分权程度对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影响显著为负,其中环境执法的地方分权程度负效应最大,环境监察的负效应最小;④尽管环境分权弱化了减排效果,但将经济事务上的分权激励考虑进模型当中时,环境分权反而对分权激励与合谋污染有抑制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提升环保政策的执行效果,提高地方政府减排的执行能力,对环保机构进行实质性的垂直管理改革势在必然;结合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分权激励,适当给予地方环保政策执行的灵活度,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意义] 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数据管理和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启发和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此外,行为控制功能通过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文章基于上述发现讨论了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是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8.
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对于教师的激励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继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激励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9.
运用情绪智力、自我认同与社会适应问卷对215名高中生和大一学生进行测试,探讨高中生情绪智力、自我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中女生在情绪智力总体水平上明显高于男生,尤其在情绪智力的人际成分和适应性成分上女生表现更好;(2)情绪智力与自我认同、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是社会适应的显著预期因素;(3)自我认同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0.
李怡于2009年提出关于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范式“民国机制”在民国文学研究里取得了方法论上的突破。由于形成时间短暂,它还需要经历诸多现实的考验。在命名方面,“民国机制”实际指的是民国文学机制,它所作用的对象依旧是中国现代文学,实质未能跳出“现代”意义的内涵。同时,研讨还包括“民国机制”划分边界的依据和时空影响。李怡把酝酿“民国机制”的时间定在1912年清王朝覆灭后,依旧未能跳出以“国体和政体”作为文学史划分依据的桎梏。虽然中华民国曾作为一个政权符号存在,但“民国机制”并未能在当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李怡并没有对文学史观和价值评判标准作出一个完整的解析,所以学界对民国机制“能包容错综复杂的文学现象”这个命题仍需质疑并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