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61.
王安忆小说世界的艺术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在感性的层面上确立了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二是认同与超越:认同并超越“上海”的日常生活,发现蕴藏于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三是精神乌托邦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杰作,曾被认为是继詹姆斯之后美国小说中艺术手法最臻完美的作品。其成功的写作技巧表现在作者对主题的驾驭、小说视角的选择以及特定格调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3.
李洱的《花腔》以葛任的人生经历切入革命历史,深刻地表现了个体真实的生命历程与历史叙述话语之间的错位,显示了个体在复杂乖谬的历史情境中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生存难题和精神困境。作品用一种对话性的叙述策略重构了革命历史,消解了革命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164.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固然自称是基督教的一种形式,其实却又非常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在太平天国镌刻的书籍中几乎都记载着洪秀全的一则创教"奇梦",解读此一"奇梦叙事",可以看到"奇梦"的一大基础乃是中国民间信仰传统和家族伦理,由此,基督教传统中具有时间性的"差遣"的单数形式被移位为空间性的"差遣"的复数形式。而拜上帝教贯通基督教传统和中国民间信仰传统,从而建立其崭新象征符号系统的关键,即在于这样一种对"差遣"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分析大量书面语料,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试描述"研究引用"修辞结构,为读者在阅读此类篇章时能迅速从各类繁杂信息中有效辨认重点信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6.
苏童从关注人性的角度,从精神层面和灵魂的深度方面创作了一系列既具可读性又颇令人深思的短篇小说。文章从苏童创作的源泉、内容和关注点方面入手,阐述苏童的灵魂叙事。  相似文献   
167.
终身学习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工具应以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功能丰富,效果显著,节约成本为主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普及和大众化,具有普适性。本文就PowerPoint动画加旁白的录像效果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这种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普适、成本低、资源更新周期短,不受课时限制,缓解学习压力,便于搜索知识点,教学目标突出且针对性强,便于个别化学习,网上再现面授课堂、再现传统面授教学中知识传授的关键点,文件格式容量小等诸多优势。,在教学应用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在终身学习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8.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颠覆了日本传统私小说式的叙事方式,敏锐地捕捉都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困惑,通过空间的异化设置来反复审视都市内部精神世界的构造与真相。在现实与虚幻、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中,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呈现出多维度的立体感,在都市空间的切换过程中迫近都市人内心的真实镜像。同时,村上春树作为一个都市人,不仅享受都市的多元与繁华,更深切地体认到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断裂与偏离。《挪威的森林》中二元空间的彰显,无疑从精神层面关照了都市化进程下人的状态及都市的困惑。而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改编一直受人瞩目。就目前而言,改编的方式主要有名著文本改编和影视摄制两种。在将古典小说名著改编成影视剧的艺术实践方面,声势虽大、数量虽多,但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且有每况愈下之势。文章以古典小说名著业已摄制完成的影视作品为例,从古典小说名著改编的经典性、叙事性、普适性出发,指出当下的古典小说名著改编,存在缺少对古典小说名著应有的认识和尊重、割裂古典小说名著固有的叙事文脉、曲解古典小说名著的普适性且功利性明显等问题,并由此引出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0.
在"三言"中冯梦龙将传统观念与时代精神糅合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祸水"和"工具"。生时,她们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人,有鲜活的人生舞台;死时,她们为自己的理想和欲望而献身,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正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共性是为正义、为报恩不惜一死的崇高;对爱、对尊严勇敢追逐的深情赞美。反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意味是作恶者、纵欲者的罪有应得;对丑、对堕落的无情鞭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