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05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the architecture of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for real time expl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medical volumetric datasets. The new state of the art solu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n example of visu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prototype evaluation prov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se low-powered (and cheap) up-to-date mobile devices with programmable GPUs as the remote interfaces for exploration of large volumetric medical data. The implementation was done with 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that enables por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hardware models. The lack of lossy compression enables to display high quality medical images visualizations without any simplifications and noises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prototype of system is capable to remotely render and send to a client (for example cell phone or tablet) rendered data with frequency 30 fps with limited resolution during interaction. One second after the interaction is finished client machine receives full resolution image. The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was performed on volumetri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mage with approximate size 5123 voxels.  相似文献   
42.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信息存储、加工、传输能力提出了与日俱增的迫切需求。随着“摩尔定律”逐渐逼近极限,半导体工业急需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二维材料因为原子级厚度的尺寸特点,表面无悬挂键的结构优势加上极大比表面积导致的对电、光等调控手段的敏感性被认为是“后摩尔定律”时代半导体工业新的突破口。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一批国内外顶级科学家,组建二维材料团队,以基础科研为根基,以工程应用为导向,重点攻关其中关键问题。其目标在于取得有世界级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布局我国二维材料产业。  相似文献   
43.
齐瑞敏  史向红 《科教文汇》2014,(6):50-50,52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4.
Aristotle's concept of ethos is primarily one based on civic duty, and as such loses its specificity when extended to the scientific forum. By adapting Aristotle's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thos to contemporary social norms of science, a link can be established between class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 In this essay, I use Robert Merton's theory of the normative conditions of science to perform a meta‐critique of the use of ethos in four case studies. This meta‐analysis reveals the dual structure of ethos as reflected in a surface structure of style and a deep structure of argument.  相似文献   
45.
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现代汉语不、没类反问句(即否定反问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谈话材料考察其使用环境及语义信息内涵,并由此出发探讨反问句的性质及话语功能。整体结论是,否定反问句常用于地位比较平等的说话人之间,通过已知或常识类知识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不同程度上的负面事理立场。这种事理立场具体体现为表提醒、意外、反对和斥责四个层级,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本文也对语法结构与语用因素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46.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 Haste在晚清被译入中国,有蟠溪子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和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这两个译本引发的争议均围绕译本道德话语展开.依照广义修辞学"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分析思路,对勘原著和译本,对<逛茵小传>中的道德话语关键词"孝、义、恩、礼"进行描述分析,进而从译本核心修辞形态及其成因切入,审视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语境下的林纾,如何通过译本的修辞设计回应西方话语、重构译本的深层语义.  相似文献   
47.
以韩礼德提出的语篇功能系统中的主述位和衔接手段的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对比等研究方法,分别对英语专业八级四个档次的作文范例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表明,标记性主位、衔接手段及主位一致模式比率应用越高,文章越连贯,分数也越高.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述位与语义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有益于提高英文写作的连贯性和整...  相似文献   
48.
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摘以美国图书馆开展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的运行情况、具体操作方式、相关的政策法规、读者的反响和态度及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图书馆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面临的障碍,为其它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9.
赵秀琴  李美 《科教文汇》2011,(20):131-132
本文分析了阅读理解的过程,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分析替代、省略、照应衔接等手段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并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正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章.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0.
杨涛 《科教文汇》2011,(32):115-117
修辞批评是美国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美国修辞批评模式众多,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势。然而,修辞批评繁荣之中却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一个问题是在批评范式之间缺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要克服这一问题,需要始终抓住"用符号或象征手段诱发合作"这个主线,对各个修辞批评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并揭示各模式中的修辞劝说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