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35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8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22年是苏轼元丰壬戌七月既望赤壁之游的第十四个甲子,中日两国都举办了很多"赤壁会"雅集来纪念文化史上这一事件,尤以本年9月7日长尾雨山、富冈铁斋等举办的京都赤壁会最为知名,有三百多人参加,而且发起者都是当时第一流的文人、学者、书画家、篆刻家、政治家、实业家。京都赤壁会没有留下成集的文字,只有奥村竹亭的《赤壁赋印谱》留传至今。同一天,中国大连也举办了由日本汉诗人田冈正树组织的赤壁会,大连赤壁会以当地的两大诗社浩然社、嘤鸣社成员为主。会后,田冈正树征稿于诗友,最后结集为《清风明月集》一书。同日东京也举办了水野炼太郎组织的赤壁会,吟咏汉诗,结成《壬戌雅会集》一书。京都、东京与大连赤壁会都是文人雅集,虽然参与者不同、语境不同、氛围不同,但体现了东亚汉文化圈最后的一体性。随着战争的来临,东亚汉文化圈也最后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992.
徐复先生问学章太炎、黄侃,为专治轮嘉以来朴学奠定基础。他尊师重道,发扬老师爱国情操,拓展师门学术,毕生读书治学,弘扬民族文化,献身国学研究。他助人为乐,提携后进,一切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万里悲秋常作客--浅论杜甫雨诗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永恒主题,杜甫笔下亦有不少荡气回肠、慷慨悲怆的悲秋高唱.在杜甫的雨诗中,他的悲秋意识主要表现为漂泊人生和风雨江山两方面.在苍凉的雨景中,弥漫了诗人深沉浓郁的悲秋情怀.  相似文献   
994.
贾谊因遭谗无辜被贬长沙,却成了他赋史留名的契机。首先他在这里受到屈原爱国思想的启迪,并将一腔爱国情怀倾注在作品中;其次,屈原“抒情”说的诗学主张,促成了贾谊骚体赋的正式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95.
囿于对模拟的偏见,笼统的否定司马相如模拟之赋作的价值,这往往会抹杀司马相如对汉赋定型的贡献。司马相如赋作正是通过对屈原与宋玉作品的模拟,逐渐脱略了散文的特征,形成了赋的主客问答体式,以铺陈为体现赋之文体特色的表现手法,凸现了汉赋“丽”的形式特征,形成一种非诗非骚也非散文的赋体句式。充分关注拟作,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文学史线索。  相似文献   
996.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史学界一致肯定,然而对其在1905年前后清末立宪时期的政治思想及活动则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从戊戌到辛亥,严复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是一以贯之的,清末立宪期间他的著译和政治活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所增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故而对其不应以“政治保守”概斥之。  相似文献   
997.
杜甫、高适同为活跃于盛唐诗坛上的诗人,相互间有数次同游,并在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情之深,意之切,感人至深。本文通过对李杜交游中若干问题的考察,以期对两位诗人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对二人间的关系再作诠释,并对有关观点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998.
严复的正名论与古人不同,不具有政治或伦理的意义,主要论述界定概念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在近代逻辑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9.
傅斯年的学术识见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方法、史观、研究者素质等方面,这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张衡通过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赋作<归田赋>,表现了汉代隐逸文化至此而有的一个新境界,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隐逸",到此才真正放下对所谓"道"或"志"的承当,以及成为那种"不遇"情怀的释放之所的沉重一面,而第一次显示出了其完全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