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教育   4996篇
科学研究   978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341篇
综合类   75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Studies have acknowledged children not as climate change victims only, but also as climate change actors. However, only a few have addressed the preparatory stages of children as climate change actors. However, the few studies that addressed these preparatory stages gave attention only to the roles of school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without adequate attention to that of parent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eco-parenting in buildi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capacities in children. Relying on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model, the article avers that eco-parenting ca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hildren's abili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mitigate,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s.  相似文献   
112.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pedagogical enthusiasm and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a list of articles concern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ed in Belgian periodicals between 1903 and 1923, the author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itle words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subject was able to evolve. For this purpose, the pertinent title words are grouped into content catego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ontent categories demonstrate specificity compared to other perio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bject at a given moment impli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consists of the emergence, the decline or th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which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se variations to historical facts are substantiated. It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However, such emergence, decline and exchange of categories is only possible on condition that each category is able to vary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This is shown by an autonomy index as well as by an 2‐test. Thus, art education did not drop from the sky as a ready‐to‐teach school subject. Art education is always what the people make of it, which makes reflection on what it could be or has to be so important at any given moment too.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着手开展工人运动 ,首先遇到的障碍是帮会。由于在工厂、码头、矿山、货栈等有劳苦工人的地方 ,几乎都有帮会的活动 ,又由于帮会在思想上禁锢着工人群众的觉悟 ,在组织上限制着工人群众的自由 ,阻碍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此 ,我党制定了一系列妥善处理帮会的策略 ,排除了帮会对工人运动的干扰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14.
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风俗使”源于三代周秦时期的采风制度,但至两汉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只观风谣的古老制度发生了变化。两汉的“风俗使”除继续其“观风采俗”职能外,还用来考察官吏得失,延登贤俊,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而且成了监察地方行政得失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作为一种受皇帝临时差遣的制度,“风俗使”虽没有形成固定的官职,也没有具体的职掌,但由精通吏治,明达政事,多历显位,具有一定执法水平的朝官吏组成的“风俗使”巡行郡国,在录怨狱、禁苛暴,查吏治得失,赈灾济贫,存问鳏寡,显贤进能,推进教化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弥补了中央行政职能的不足,在加强社会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5.
政论学以日本留学生的创作为世纪先锋,奠定了中国人社科的激进传统。留学生政论学试图构思爱国主义的正面理论,并且释放新民政治的强烈变革感情.提倡积极参与政治管理的人精神,是中国集权体制和官本位化社会所欠缺的。  相似文献   
116.
萨达特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吸引了大批青年学生,出现了学生大规模“回归”伊斯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组织上倾向于联合和集体行动、思想上倾向于激进和暴力、着装上主张恢复传统服饰。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这一时期埃及伊斯兰运动的进一步思考。只有当遭受外力推动的时候,宗教才会显示出它的力量,伊斯兰运动并非源于伊斯兰教本身,而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聚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7.
格律论是现代派形式论的理论归宿。现代派引入研究了法国象征派和英美现代派的格律主张,对中国近体诗格律引入并进行研究,对形式感、形式美有独特的理解和把握。现代派提出了自己的新诗格律理论:叶公超的格律美在均衡本质论,新诗格律要具备节奏、音顿、韵律、对偶等具体内涵。在格律论上,何其芳、卞之琳、孙大雨的影响持续最久,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8.
首先阐述了地址、数组与指针的概念,随后通过分析推理的方法使指针与数组结合应用这一复杂难以掌握的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相似文献   
119.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强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必须健全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必须健全配套措施,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20.
一个半世纪前,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日本兴起了明治维新,两者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比较这一时期中日教育改革的得失,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深刻认识教育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战略作用,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教育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