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教育   13980篇
科学研究   1529篇
各国文化   180篇
体育   815篇
综合类   100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9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347篇
  2011年   1321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1135篇
  2007年   1501篇
  2006年   1447篇
  2005年   1431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1092篇
  2002年   839篇
  2001年   687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模糊修辞是一门应用科学、边缘科学,它作用于语言活动,而本身的模糊性质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借重语言环境来表情达意,并作为判断语言使用优劣的标准。没有语境就没有模糊修辞。  相似文献   
142.
韩愈苏轼岭表处穷殊异愈贬潮州,披述艰辛,戚戚怨嗟.卵巢之忧,丘首之叹时见于诗,韩愈执于情者也.执于情,故入而不出,往不知返.晨趋丹陛,惟知有君;夕贬南荒,心存魏阙.故孤臣危泣,哀感君父,图异日之鹏举也.韩愈执于儒者矣.苏轼居惠,安土忘怀,随缘自适,深于哀乐而不滞,罹于忧患能自遣,入而能出,往而知返,尊儒而不执于儒者矣.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其苏轼之谓欤?然轼终不改尊儒之初衷焉.愈求哀君父,有所待焉;轼潇散度日,以观变焉.故愈之与轼,处穷虽异,归儒则一矣.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对清代乡试中的舞弊现象、防弊对策、防弊对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研。由此引出一些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整肃考风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深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敏感的市场意识。新型农民的培养一定要强化农村的文化建设、抓好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开展经营素质培训。真正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5.
董必武法制思想内涵丰富.其中依法办事是法制建设的核心,干部带头守法是加强法制的重要保障.探讨董老的法制思想并加以发展,对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7.
在张爱玲小说中 ,作者对男 /女人物的刻画形成对照 ,这种对照表现在形体、精神以及在家庭中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在这种对照中 ,女性人物显出一定的独立主体性 ,而这种对照本身也使文本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148.
“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有不足。”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自已会学习,才是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注意三点:即明目的,授方法,重实践。  相似文献   
149.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有其客观的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我们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