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1篇
  免费   1004篇
  国内免费   693篇
教育   13349篇
科学研究   502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821篇
综合类   679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688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822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752篇
  2017年   835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339篇
  2013年   2504篇
  2012年   1899篇
  2011年   1915篇
  2010年   1301篇
  2009年   1156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594篇
  2006年   1531篇
  2005年   1316篇
  2004年   1179篇
  2003年   1024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51.
During the Ottoman period, ‘science (ilim, pl. ulûm)’, ‘knowledge (marifet, pl. maarif)’ and ‘technique (fen, pl. fünûn)’ emerged as three important concepts of knowledge. Maarif, which came into prominence with Selim III, began to undergo a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together with the concepts of ulûm and fünûn and by the time of Mahmud II it had become an overarching concept representing the knowledge dimension of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of maarif, focusing on the period between 1789 and 1839. This study applies the history of concepts approach developed by Reinhart Koselleck, whereby a synchronic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maarif is undertaken alongside an examination of its diachronic dimension. This reveals an ambiguous and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helps us to account for its evolution as an umbrella term.  相似文献   
952.
“大科学工程”的语义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明  曾华锋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07-1612
 探讨了大科学的由来、特征和本质,指出其是知识生产方式的一次彻底性转变;考察了传统意义上的大科学工程,认为其反映了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全方位的一体化关系;从“大科学工程”的语义出发,将其分为两类:“大科学-大工程”和“大科学-小工程”,同时还对“小科学-大工程”和“小科学-小工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53.
应该重视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嵘 《编辑学报》2006,18(1):29-30
国内外科技期刊对文后"致谢"的重视程度差异很大,统计表明,国内外40种科技期刊中的16437篇论文,其文后有致谢内容的比例,国外超过50%,而国内仅为2%~3%.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论文的致谢内容、表达方式等异同点进行分析,认为:致谢不仅能体现科技论文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能体现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因此,应该重视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提出了致谢编排的一般规范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4.
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的共建共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广东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了目前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情况,阐述了构建区域性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必要性及模式。  相似文献   
955.
网络时代的到来会对传统的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反应,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细读化,中国现代经典作家讲解的精神个性化,中国现代文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化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科学的训练,诗意的感染,帮助学生成长成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956.
In these two essays we explore th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a workable context for science education? What are the givens, the “of courses,” the “fundamental dispositions” toward science and toward education necessary — or at least sufficient — to provide a fertile ground upon which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In the present essay it is argued first that science education must reflect that science is a way of thinking — in fact, more comprehensively, a way of being; and second, and that the fundamentally antiauthoritarian spirit of science must be reconciled with education, with its built-in tendency to be authoritarian.  相似文献   
957.
顾颉刚先生追求的“为学术而学术”道路,不仅体现在他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而且体现在他组织禹贡学会,辛勤地培养青年学子的活动中;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入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58.
随着手机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移动出版概念应运而生,“域出版”逐渐成为学术期刊界关注的新型传播模式,期刊界对于重构学术传播新秩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地方性期刊对“域出版”的运用不失为改革的有效措施。“域出版”为地方性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域出版”的应用还远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学术期刊界应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学术共同体”,积极利用“域出版”的创作功能,发挥特色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9.
高校课程思政是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新挑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思政教育范式。课程思政变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综合学术素养成为根本。从事课程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学术素养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价值取向;增强贯通能力和拓宽知识视野;学会善于比较并保持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学术素养,才有可能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真正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960.
略论彝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一百多年来成立的一些学术机构和有关学者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