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60篇
  免费   1578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教育   23599篇
科学研究   8906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757篇
综合类   147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564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858篇
  2020年   1237篇
  2019年   1152篇
  2018年   893篇
  2017年   961篇
  2016年   1124篇
  2015年   1138篇
  2014年   2255篇
  2013年   3346篇
  2012年   3434篇
  2011年   3358篇
  2010年   2272篇
  2009年   2090篇
  2008年   2358篇
  2007年   2620篇
  2006年   2517篇
  2005年   2148篇
  2004年   1777篇
  2003年   1509篇
  2002年   1196篇
  2001年   1021篇
  2000年   581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为提高企业间团队知识转化效率以及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厘清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团队知识转化的内涵和演化机理,基于供应链跨企业合作团队实际特点,改进、补充SECI模型和三螺旋模型,建立供应链企业间团队知识转化概念模型,分析供应链企业间团队知识转化过程的交互机制;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想,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起供应链企业间团队知识转化演化模型,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对知识转化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反映供应链企业间团队知识转化的作用过程和演化机理,其中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以及企业重视程度对知识转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改变各参与主体的属性水平会对仿真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2.
Professorial entrepreneurship has recently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draws upon historical research, a survey of faculty, and an Internet-based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professorial affiliations with entrepreneurial firms at two of the premie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s in the U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Stanford. We employ the concept of “nested embeddedness” to explain why the faculty members in these two institution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corporate involvement. EE&CS faculty at both universities were found to be socially embedded in departments and disciplines that supported and placed value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However, while being embedded in a university environment with a history of success and high level of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ship, EE&CS faculty at Stanford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level of corporate involvement, including the founding of start-ups. Although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Stanford, the level of corporate involvement among EE&CS faculty at Berkeley was also substantial. This suggests that being embedded in an academic department and disciplines with cultures that are supportive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can help counteract the disincentives created by a university environment that is not strongly supportive of thes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903.
范宇中  张玉峰 《情报科学》2003,21(1):103-105
本文结合运用信息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原理与技术,探讨了文本知识的自动分类方法,包括:自动归类与聚类方法、基于实例的学习分类方法和基于特征值的元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04.
知识发酵——知识管理的仿生学理论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知识活动的核心环节与生物发酵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的获取、创新和传播都是在某种动议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一系列能动的思维逻辑活动,所导致的某些局部的知识增长。揭示知识活动核心环节即知识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按照影响知识发酵效率的各种因素的层次结构和作用方式的思路进行分析研究,是建立知识管理学科系统框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5.
产业集群内各成员之间通过知识转移这一社会行为建立了复杂的连接关系,研究表明,这些连接纵横交错形成集群的知识转移网络,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用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产业集群,并运用特征路径长度和集团化系数来表征集群成员间知识转移频率和集聚程度,旨在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06.
知识经济中,知识资产占企业价值的比重较大。巨额的知识资产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智力资本,对组织智力资本的计量是中外管理学界正在探索的问题。在建立组织智力资本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分析法不仅可以得到单个公司智力资本数值和多个公司之间的相对比例,而且可以得到决定组织智力资本的因素排序。根据ANP分析的结果得出管理学上的结论,并给予组织管理者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7.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是学习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知识转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因此从社会关系角度解释知识转移的机理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首先简单回顾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两个主要研究维度和研究思路,说明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在这一领域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论文将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归纳为两种:基于二元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与基于社会关系集合,即社会网络的知识转移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范畴的主要研究观点与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评述了现有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8.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58-159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知识管理项下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09.
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全国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且地区间存在区域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就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而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推体系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10.
依据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的工作职责,提出了一种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素质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是针对评价项目经理的素质问题,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进行基于主观指标的模糊评价和基于考试成绩的客观评价,将主观评价结果与客观评价结果进行综合,使最终评价结果反映主观程度和客观程度。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