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768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第二风格动作是有氧舞蹈区别于其他竞技健美操项目显著的构成要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3届健美操世锦赛有氧舞蹈项目决赛8支队伍第二风格动作编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编排特征为:目前第二风格动作出现位置在成套动作的中1/3比较合理;第二风格动作可选择的舞蹈风格广泛,应大胆尝试;内容中多融入大幅度动作和复杂多变的配合,技术技巧和托举动作不适合出现;音乐节奏感强,注重与成套音乐的衔接和配合及音乐风格的吻合或呼应。  相似文献   
82.
凌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8):70-71,86
母语迁移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我国成人在学习二语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大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拟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四个层面出发,以英语学习为例,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83.
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着手,针对企业零件的复杂性与单一性,利用TRIZ原理,对汽车某些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其重要环节,进行工序的整合,编制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进行设计时的个性化工具条,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出模。  相似文献   
84.
随着全国高校普遍性的开设英语专业,对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的第二外语课程的研究也日渐得到重视。联系山西省各大高校俄语二外开展情况,总结分析了我省高校俄语二外教学面临的三方面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已经验证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省高校的俄语二外教学提供好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5.
"soi"是法语重读人称代词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它既属于泛指代词,但是又能指代到群体中的个体。对于学过英语的法语初学者来说,这个单词既在英语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单词,又和英语的个别代词的个例对应,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个词语的具体使用情况时感到陌生和难以掌握。针对在教学中学生对其理解的障碍,探讨如何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引,在课堂上既避免学生英法混淆,又能清楚记住"soi"的特点。  相似文献   
86.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 children living in disadvantaged circumstances, whose second language is English, are one of the groups at risk of failing in mathema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purposely developed learning activities (Representations, Oral Language and Engag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have on pupils' mathematics outcome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formal schooling (Foundation, Year 1 and Year 2). The participating group (n = 461) comprised 328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nd 133 mainstream pupils. To ascertain the impact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pre- and post-tes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commencement and completion of each school yea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 childr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upils showing the greatest gains, and achieving norm-referenced expectations for their age.  相似文献   
87.
According to the big-fish-little-pond (BFLP) model, the self-concept is not only influenced in a positive way by one’s own achievement, but also in a negative way by one’s relative achievement in comparison with one’s immediate pe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BFLP effect also hold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andom sample of 9167 Dutch-speaking students from Grade 8 took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in French followed by a short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in which they were asked for their self-concept of reading French. Multilevel regressions of the latter on individual and group achievement confirmed the BFLP effect but did not confirm an interaction of the effect with gender, individual achievement or class size. Moreover, in line with the local dominance hypothesis, it was shown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of peers is stronger for classmates than for schoolmates.  相似文献   
88.
言语非流利是指在速率、韵律、词语序列上有标记的部分,包括各种非流利停顿、重复、填充语和自我修正。在二语习得中,大多数非流利现象都反映了言语计划压力,是二语水平欠佳的表现。近期研究发现,非流利现象并不都是由于言语困难所致,它还有可能是一种互动策略,以达到引人注意或引起听众的回应为目的。语法学家运用现有句法理论,甚至增加新的句法规则将非流利纳入语法可以解释的范围。语音学家认为话语的声学特征和音韵信息在非流利的检测和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语言学家发现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在非流利出现的类别和频率上存在差异。语用学视角将非流利现象看成一种语用策略,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互动。对二语学习者来说,非流利的语用视角对其二语语用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which involves various factors. The factors can be put into two cate?gories:social factors and learner factors. Each category includes a number of facto...  相似文献   
90.
目前,我国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课堂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对改进目前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借鉴意义。应从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两方面,通过情境创设与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互动中完成意义建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