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篇
教育   29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江门五邑人杰地灵,散文创作其活跃,与内地作家的创作不同,五邑本土作家的散文创作大都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典雅,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对原始自然山水的不同,更关心的是自己个体的生存状态,更注重的是个人的内民感受。对大地的礼赞与心灵的揭示,构成他们散文的共同主律旋。  相似文献   
92.
长期以来,学术界惯于从学者散文、军旅散文、官员散文、报人散文、新媒体散文等角度探讨散文,而对"艺术家散文"却多有忽略。其实,新世纪中国艺术家的散文创作颇具特色,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地位和启示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天容地载的情怀,且心存天地大道,这决定了其思想境界和哲学高度;二是紧紧贴近现实和密切感应时代,所以能发出自己深沉的忧思;三是以更随意的方式进行更自由和充满个性的书写,从而使散文更富于创造性、文学性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3.
李商隐诗"无端"的感伤情调,乃其悲凉体验的蓄积酝酿、天长日久盘旋郁积在心头,终致成为其思想气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及其展纸濡墨,愁情恨意便已笼罩毫端.诗人的悲剧性心态在淹蹇生涯中浸润加深、弥漫扩散,其整付心肠都已浸泡在悲愁之中,深广到无从提起的地步.诗人之愁也就超越具体情事,而抽象为一种生命之愁、人生之愁.  相似文献   
94.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95.
中国古典情感美学观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变以情为本、尚情重情、畅情求美成为时代美学主潮.这一时期情感美学观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情感表现的本体论观照视角,情理关系的一体化把握方式,情形(形式)关系的兼美化审美指向.  相似文献   
96.
归有光的散文,相较于前代和同时代的散文家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新变因素,如:受心学的影响而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用以载道的古文中;体制日趋短小灵活,在文中突出了情、真、趣的审美特质。而这些新变因素,或直接影响了晚明小品文,或者由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在晚明小品文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归有光的散文到晚明小品文,反映了传统散文的转向与自我突破,对颠覆古典审美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7.
文章在概述1925年5月以前鲁迅杂文写作全貌的前提下,结合鲁迅其他体裁的创作和人生遭际,探究了鲁迅自1900年代初期至1920年代中期在“杂文”写作方面几经跌宕的原由和各阶段杂文作品的形式及主题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98.
周作人以“言志”坚守文学本体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坚持认为文学是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对中国现代小品文理论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言志”既促成了现代散文的美学转型。也导致小品文故意脱离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99.
伤感情调的词与感伤情调的词因作者的性格特点而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倾向,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伤感之词重在“伤”,是现实情感的直接感性的流露,率直真切、往而不复的情感宣泄形式使这类词作具有“痴语”动人之美;感伤之词重在“感”,是现实情事经过作者理性的思索后的巧妙安排,因而这类词在圆融而节制的情感表述中透露出深悟人生的含蓄明净之美。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赋,在继东汉衰乱而来的汉魏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创作题材、思想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均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特征。汉末辞赋新变的原因,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又和汉魏之际这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气氛、士人心态、创作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