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047篇
科学研究   15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17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清末直隶师范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环境以及各种制度上都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在课程上,增设修身课、经典研习课,加大文史类课的比重,增开礼仪教育课;在教师方面,增强师范学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校园环境方面,加强师范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在教育实习上,强调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2.
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德胜 《教育研究》2006,27(11):58-63
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表明,道德是有“性别”之分的,男女两性在道德价值重心、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上均有差异。但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道德教育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冲突,从而限制了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应该消除性别歧视,重新定义道德和有道德的人,使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包容女性气质。在此基础上,重建道德教育大厦,使其矗立于理性和情感的根基之上。  相似文献   
133.
研究性道德学习以主体人格培养为目的,注重学习的主体性、过程性和全员性。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学习课题的选择、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及新学习的进程与质量。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应让学生在道德学习中感受幸福和进行积极的归因,理性对待失败和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4.
面对当前大学生呈现的各种性问题,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中揭示性的伦理学意义。对于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性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逃避和漠视。  相似文献   
135.
董振寿 《高教论坛》2006,(5):181-18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结构的构建提出设想,围绕品德、能力、知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武术的武德融入学校传统美德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分析。目的在于适应当今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人们对武术道德的关注,有利于中国软实力的提高。研究建议:大力发展武德文化体系;通过社会实践重新认识武德与传统美德;明确教育目标,将“德育”放在教学的第一位等。  相似文献   
137.
分析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中的若干认识问题,包括体育新课改是健康与技术之争、是唯兴趣论、对现实问题的把握和分析存在认识偏差、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模糊了课程目标、缺乏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否定教师评价和结果评价、否定教师教育的主导地位、出现1条错误的问题认识和解决链条等10个方面,对其进行回应,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8.
本文通过对约瑟夫·康拉德的《吉姆老爷》中男主人公吉姆之死的意义的研究,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力量在灾难前缺场和灾难后在场的合法性的思考,指出吉姆之死是其希望之我替代现实之我的心理调节机制失效、原有社会道德体制彻底崩塌的结果,揭示了社会道德力量与人性弱点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9.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child sexual abuse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numbers of children presenting to professional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ossible sexual victimiz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to develop professional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ssible victims is described. The program focused on the child as a victim and emphasize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with regard to identification, interviewing children,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children in the legal system. Fifty-one medical and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from ten Indiana counties attended the program and responded to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ir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40 (78%) respondents, 63% had had no previous training in the medical evaluation for child sexual abuse. Child protective workers referred alleged victims primarily to the child's regular physician (37%) or emergency room (31%) for medical examination. Knowledge about child sexual abus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t two weeks postsymposium (p = .001) and remained improved at six months postsymposium (p less than .02). These original participants have subsequently organized similar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for medical, social, law enforcement, and legal professionals; thus, they have been "seeds" for further educational and cooperative efforts throughout the state.  相似文献   
140.
近年来,性侵运动员的犯罪行为频发,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热点。以此审视我国运动员性法益的保护,虽有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的刑事立法,却缺乏对该犯罪行为特殊性的深入思考,既不能在惩治犯罪人方面达到理想效果,亦不能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良好功能。同时,司法中的“以纪代法”、针对性缺乏、未回应被害人需求等诸多问题,亦使该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该犯罪立法上应有针对性采用附属刑法进行修正,完善犯罪的特别预防与一般预防制度;司法上,积极回应被害人的诉求,努力克服刑事规制过程中的各种困境,让运动员的性法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