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积淀。中国的古人向来把"知耻"作为重要的个人修养和自身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人们的言行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耻感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除了对个人产生作用之外,耻感文化还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甚至已经内化为一些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规范与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对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耻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批判地去继承它,发掘它的思想价值,使之为我们今天进行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及"以德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10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耻感是以否定性的方式来把握“善”的过程,是通向仁之境界的必由之路.耻感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建构关系密切.文章从探讨我国古代圣贤的人性理论入手,以耻感分析为线索,提出了“耻感行政人”的假设,并进一步解析了公共管理伦理建构的逻辑起点及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4.
"間"这个词在日奉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5.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iscuss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schools with the central theme tracing ways that pedagogical affect im/mobilises agency. I argue that what I call ‘the schoolgirl affect’, as distinctly gendered pedagogical practices in schools, constitute a schoolgirl body that refracts capacity for action in particular ways. Karen Barad's theorising of performativity allows me to move away from a definition of what schoolgirl success is and rather discuss ways successful schoolgirls are co-constructed. Using filmed testimonial accounts of former Australian schoolgirls, I attempt to understand how practices of shaming inhibit interest and in fact stultify these students in a myriad of ways. I consider if shame when recognised as materially discursive results in a complex affirmative repositioning that is productive of agency. I interrogate ways that the shame/interest pendulum may affectively constitute schoolgirls, influence eth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impact the life trajectories of these particular schoolgir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