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677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梦苕庵诗话》是当代国学名家钱仲联先生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清代尤其是近代(晚清)著名诗人与诗作,介绍和考订大量有诗史价值的杰构,体现了钱先生的诗学审美标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清诗以及钱先生诗学理论的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992.
柳宗元的辞赋作品约有三十余篇,包括骚体赋和散文赋两大类。其中,骚体赋约占三分之二。表现在内容方面,他发扬了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精神,抒写“永贞革新”失败后的自我遭际、思想、感情,表现出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坚持的诗人自我。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他在继承的同时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写景、用事、抒情等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993.
南朝刘宋时,奠定颜延之“大家”地位的,主要是其被后人漠视的公宴诗作。本文深入到刘宋诗学环境中去,探讨在刘宋公宴诗创作潮流中,颜延之所处的地位及影响,其公宴诗风格的典型性特征,及其对公宴诗传统体格的复与变。  相似文献   
994.
七言诗在唐代蔚成大国,但对于其在此前的发展面貌,人们却很少关注。本文从考察源头开始,详细考察了在自汉到隋的漫长时期里,七言诗是如何从诞生到发展又进一步壮大起来等问题,对其在不同阶段发展状态和发展特点进行仔细地考究和理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995.
初中新教材将“听说训练”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的钥匙。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拙口笨舌的人 ,往往就是一个思想长期处于含混凌乱状态的人 ,因而 ,学会恰当地说话方能适应现代的信息社会。说话必须经过训练 ,标准是“合于论理 ,出于至诚”。可以设计一种境界 ,让学生合理地想、整理、表达。也可创造机会 ,让学生“说话”  相似文献   
996.
阮大铖的诗歌创作中 ,山水田园诗艺术成就最高。其山水诗超尘脱俗 ,达到了形释神愉之境 ;其田园诗画面清新 ,境界空灵 ,渗透着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97.
论郑敏早期诗歌观照生命的多维视野与理性光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所说的郑敏的早期诗歌是指诗人40年代的作品,郑敏诗歌的主要艺术目标是揭示生命的现状和本质,从而体现诗人的生命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诗人对生命现状和本质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量,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自我解剖、自然观照、社会观照和艺术观照。这些生命观照的结果使郑敏诗歌形成了感性和性错综、哲学与玄学交织的独特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998.
为及时从海量微博信息中迅捷有效提取出微博热点话题、事件,提出基于频繁集的聚类SSDKmeans算法,在有限空间下统计分词的近似频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文本向量空间模型,在聚类生成的每个话题簇中提炼话题关键词。通过对2万条微博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SDKmeans算法的话题发现有较高的召回率和精准率,分别为91.3%、92.1%。SSDKmeans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微博热点话题发现率,进而及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与舆论趋势。  相似文献   
999.
作为写作现象的“流浪”,大体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游历行为本身,另一种表达叫“行万里路”,二是指一种失“根”后的习理状态,对于写作来说可称之为“流浪意识”;三是指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自我放逐”,远离主流化中心,走向生活边缘,也正是这些内涵将诗悬置于现实生活之上,使诗人游离于常态人生之外,流浪成为诗与诗人最具特征的外在形式,诗人因流浪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赋予作品以苦难和勇毅双重品格,诗人在黑暗中摸索,坚定而执着,最终凝聚为永恒的诗魂,这就是诗和诗人的神圣力量。  相似文献   
1000.
清末民初是多种文化相撞击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20世纪的发生发展与清末民初刚刚兴起的近现代出版业相辅相成,与商务印书馆一部分文人有意识地扶持和推动当时的各种文化思潮休戚相关;在那个新、旧文化激烈撞击的特殊历史时期,商务编译所应时捕捉文化新动向,并对其堪编的刊物《小说月报》等杂志积极推陈出新;商务印书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