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66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更充分地体现出政治文明巨大的功能作用:政治文明是强党廉政的砝码,是育民固本的良方,是富民兴国的法宝,是联友制敌的武器。新时期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应着重于权力运行方式的法治化,着力于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着眼于人类文明成果的中国化,着手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912.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所做出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关系到“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进一步落实,“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合适时机和现实条件,二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13.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化的影响,墨学、儒家的大同思想和湖湘化精神为蔡和森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14.
十六大提出建设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性认识的深化。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三个层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重要优势。  相似文献   
915.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作了思考 ,在确定社会主义研究应当树立的基本观念的基础上 ,提出并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多元特征 ,即一元的最高纲领与多元的阶段性纲领 ,一元的目标与多元的道路。通过分析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初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走向 ,提出除了《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两个必然之外 ,还有另外两个必然 ,即初级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性的改革和建设 ,最终必然否定自己 ,而真正的或高级的社会主义必然实现  相似文献   
916.
教育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基础作用.并且教育通过保持系统内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17.
“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主题研究在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契合性以及家风建设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建构等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进展。展望未来,“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主题研究迫切需要提升研究的理论品性,引入多学科的理论体系,从而在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机制、长效联动机制以及话语创新与转化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家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18.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为后人留下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等八篇书信和文章,它们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出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19.
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两更好的协调起来,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0.
“荣”、“辱”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践履“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良好风尚,要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