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7094篇
科学研究   468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76篇
综合类   6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1292篇
  2006年   1260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从激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活力和激发大学生创造活力等方面论述了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2.
我国电子信息资源管理的4对内在矛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丽华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5):40-43,25
从理论层面分析目前我国电子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对内在矛盾:资源共享与数字鸿沟的矛盾、网络开放与信息障碍的矛盾、知识产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矛盾、资源配置与重复建设的矛盾。指出矛盾的实质,进而从操作层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和推动我国电子信息资源管理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23.
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服务社区,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社区读者群,针对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问题,通过哈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索,提出发展社区读者6条途径,并收到了积极的反馈。  相似文献   
24.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为学习型社会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夏晓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1):164-165,148,168
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的园地,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图书馆各项职能履行得到位与否,为读者服务是其关键。文章从在学习型社会中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发,重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信息公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存在信息鸿沟的现状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提出消除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已成为国人之必需。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和完善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27.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邹行 《图书馆论坛》2004,24(3):14-16,13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的发展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8.
论学习化社会与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学习化社会的涵义与实质,论述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本途径,以及图书馆在实现学习化社会中作为基本设施的地位、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介绍在CEPA条件下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针对澳门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特色资源,指出建立定题服务中心,搭建科技信息平台,深化教育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是澳门图书馆谋求新发展与世界图书馆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0.
Worn Grooves     
Drawing from visual, material and written archival sources,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plores some of the functions, uses and perceived values of recorded sound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n its aftermath. An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commemoration, the gramophone helped bridge geographical (and, in some cases, cultural) distances between the home front and the rear, providing civilians with the fleeting illusion of presence, proximity, or even sentimental communion with the front. The article analyses (a) the affective and connective, but also propagandist, values of commercial wartime recordings as they circulated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front, (b) the popular notion of gramophones as regulatory instruments of civilisation, (c) the commemorative exploitations of recorded sound in the interwar period.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ritish experience, contrasting it with examples drawn from French and German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