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9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734篇 |
科学研究 | 344篇 |
体育 | 4篇 |
综合类 | 66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1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2):74-77
为了确保丹江口水源区长期稳定,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要求,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地勘查水土流失分布及成因,根据南阳项目区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并进行了工程总体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机制,对我国特定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且介绍了其发育的种类和分布地区。为这些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旅游规划做好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林关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8(5):55-58
文章以数学形态学为基础,利用C Builder语言编程,通过对一幅钢筋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了数字图像滤波器,并利用该滤波器对钢筋数目进行了统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三门峡市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维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56-58
对三门峡市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高海拔地形区冰缘环境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高原的腹地区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土壤发生过程为例,探讨了地学因素对高海拔地形区地域成土作用的影响及高海拔地形区地域土壤形成与发育的特殊性,提出了高原地形区的地势、母质、水文地质等地学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与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因素.表现为极具特色的土壤形成发育过程特征:地貌类型简单造成土壤类型单一化;成土母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土壤发育受第四纪冰川影响明显,成土年龄短;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土壤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改进RUSLE模型的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IS与RS技术,以RUSLE模型为基础,增加流域输沙能力与淤地坝拦沙效率模块,并在黄土高原粗沙多沙区流域皇甫川进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率定期1991-1999年皇甫站实测输沙量与模拟值拟合较好,纳什系数(Nash)与相关系数均超过0.7,而验证期2000-2009年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差。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模数表明: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超过15 000t/(km2·a)的区域主要发生于裸露的砒砂岩与植被覆盖较差的沙地;而土壤侵蚀模数小于2 500t/(km2·a)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滩地与植被盖度好的高原区。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顺序为裸砒砂岩沙地耕地草地林地。根据修正RUSLE模型分析皇甫川流域淤地坝的拦沙效益发现,1991-2009年淤地坝平均年拦蓄泥沙约为0.42亿t,几乎与皇甫站(1955-2010年)年均输沙量0.41亿t相当。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基于野外实测剖面数据,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采样点尺度上土地利用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对伊犁新垦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对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有显著性影响,而对全钾的影响不显著;②不同地形因子对表层土壤养分要素影响的显著性各异。4种养分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在500~600m梯度平均含量均最低,600~700m梯度波动范围均最大;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在高海拔梯度的平均含量高于低海拔的含量,全磷的平均含量随着海拔升高呈倒U型分布;③有机质和全氮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3°以上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3°以下;在坡度〈1.82°时,4种养分含量的波动范围最大;④全磷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阴坡的各种养分因子的平均含量不同程度的高于阳坡的含量;除全钾外,各种养分因子在阳坡的波动范围均大于阴坡的范围;⑤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条件的交互作用对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影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低情况存在差异,表现在较高海拔、较大坡度和阴坡上中覆被草地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和低覆被草地,而在较低海拔、较小坡度和阳坡上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08.
109.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率为27.58%.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结构破坏率(SPBR)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湿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负相关.土壤侵蚀率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构破坏率、湿筛后团聚体MWD和GMW、>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0.
西北地区植被保持土壤效应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被的土壤保持功能评估是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研究中缺乏较大尺度、较高精度的土壤保持估算.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与年尺度风蚀预报方程,估算西北地区土壤现实侵蚀量与潜在侵蚀量,得出植被土壤保持物质量与价值量,并进行土壤保持效益分区.结果表明:植被土壤水蚀保持量高值集中在秦巴山区一带,其值超过5000t/(hm2·a);青海东南部三江源地区植被土壤水蚀保持量在(500~2000)t/(hm2·a);而1万t/(hm2.a)以上的植被土壤风蚀保持量样本很少,集中在天山、西祁连山、三江源三大区域;沙漠内部几乎不发生植被土壤保持作用.单位面积价值量大于2亿元/km2的像元几乎全部位于陕南和陇东南的秦巴山区中.黄土高原土壤保持价值量也多在1000万元/kim2以上.最后统计土壤保持价值总量,进行县域单元的土壤保持生态效益分级,并阐述了4种县域生态建设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