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2334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0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人性放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生命本质是精神性的;人的个性是人的本性的存在和实现方式;人格受到尊重和维护的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本质,人之为人的本质始终处于生成之中;人是自为的生命存在,自为生命的生命体是由自我主宰、自我支配和自我驾驭的;社会发展只有以人为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和终极尺度,社会才是人的社会,人的本性才能获得提升;人作为人,其生存从属于生活,其生存是生活化或意义、价值化的生存。但教育却是去精神化的;它将人先验化、储备化;它所培养的人是均质化、共质化的;它总在伤害人的人格,它所培养的是权威型人格和人格分裂的人;它压抑和放逐了人的自主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都是生存化的。  相似文献   
992.
废名在精心打造的“田园诗化小说”中展现乡野素朴的人生形式。这种在动态现实中超越世俗生活的种种规范、幻想性地满足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和要求的方式.是中国文人用诗意去化解现实苦难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废名借这种古老的理想形式来反观现实中人们精神上缺少的东西,并通过文学中的乡土想像建构田园诗化小说来完成以文学作为精神超越的预设。这就使废名的田园诗化小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人情风俗而彰显出其特有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99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nflicts between spirit and body that exist among characters in Sons and Lovers. By stating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of Mr. and Mrs. Morel, two sons and their mother, and the protagonist Paul and two women, Miriam and Clara, spirit and body collides and conflicts emerge from time to time. Conflicts between blood ties and lovers’ affairs, moral principles and incest, and chastity and lust are reflected on char- acters, especially Paul in the novel. It conclud...  相似文献   
994.
论文首先从悲剧的内容、创作的起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俄狄浦斯王》与《人生》的差异,再进一步指出,这两部作品在悲剧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关于人类生存命运的悲剧,都反映了人类在“命运”面前无法选择、无从逃避的悲剧性存在,同时也彰显出人类由此引发出了对世界的荒谬性存在和人类的悲剧性命运的强烈观照与质疑。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伦理博大精深。在确定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更有其独特之处:重视家族利益、和谐精神,情感至上,尚义主义,以民为本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包含了很多让人受益无穷的道理和思想,必须科学地从中汲取道德智慧,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96.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君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48-53,68
民事立法中已经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但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文章在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与赔偿涵义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立法与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同时考虑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同法律部门的协调和域外立法的借鉴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男幼师培养要“以生为本”“因性施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为本"要求男幼师培养工作"一切为了男生、为了一切男生、为了男生的一切";"因性教"要求男幼师培养工作必须考虑男生的性别特征、专业思想、就业理想、学习环境、心理压力及社会对男幼师的专业要求等."以生为本"体现了男幼师培养工作的人本性特征,两性差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是男幼师培养"因性施教"的理论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生存状态及男生教育的落后面貌是男幼师培养"以生为本"、"因性施教"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重大自然灾害的降临使人们措手不及,其所造成的破坏不仅限于我们的躯体和物质损失,更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幸存者的心理危机甚至形成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关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危机干预临床工作者应该对此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以便逐步构建和完善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宏观应对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危机干预水准,有效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切实保障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并且促进当事人的素质提高及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999.
目前,随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增多,因精神教育的欠缺而引发的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本课题组对40名长沙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直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他们精神教育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多数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贫困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00.
道德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给我国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出口阻力,目前,国内相当一批企业未能达到道德贸易相关认证标准。但是,道德贸易壁垒对于中小外贸企业也产生了积极效应,促使企业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面对道德贸易壁垒,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