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98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认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增大腾起的垂直速度和角度、获得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的最佳匹配是提高其跳远成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2.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四个平衡;五个途径;六个转化”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53.
在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教学过程中,其技术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在教学中,每个部分各有重点和难点,而完整技术中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则是整个跳高技术的关键,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如何,对完成过杆与落地技术和运动成绩有较大影响。因此,重点抓好这个环节的教学是为了减少以后的教学难度,也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数里,掌握好完整技术动作,为今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李莉 《科技与管理》2012,14(1):87-91
文章利用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改前后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股改后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均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因素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影响变化不大。股改前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及第一大股东派出董事比例与关联交易发生额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对关联交易可以起到监督作用;股改后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的监督作用有所增强;其他大股东并未随着其力量的相对增强而对控股股东起到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在沈从文精心构建的"湘西世界"中,存在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是"湘西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沈从文的"动物世界"具有烘托环境、渲染心境、推动叙事的多重功能,以动物朴实本真的生命之美映衬美好的人情人性,以动物鲜活生动的野性之美揭示城市文明的虚伪做作,构成了沈从文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6.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大致孕育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正式形成,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晚清政府秉承"以夷制夷"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外交,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为俄所用,同其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在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57.
针对小汽轮机排气管道支撑结构杆运行中严重弯曲变形现象,分析所用材料并核算屈服极限,提出材料的选用调整,并针对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附加力等因素,提出改造为可调芯铰支结构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8.
In this conceptual paper I draw on narratives from several contexts in my own educational history – a student‐teaching experience, a graduate course i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y work as a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or – to consider, first, the Winnicottian notion of the split‐off intellect, in which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is skewed toward thinking and away from affect, and second, an inversion of that notion, in which affect splits off to form the central domain of experience, relationship, and defense against difficulty. Theorizing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thinking and affect can at times seem to get in each other’s way, and reflecting on what individuals might use that ‘getting in the way’ to do, I explore some ways in which educators in general, and teacher educators in particular, might facilitate the working‐through of intellect/affect splits with the aim of helping students integrate thinking and feeling as they begin or continue their work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5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德育工作一直以来被视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推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高校德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德育工作对小康社会的建成具有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深刻认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助推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60.
晚清戏曲理论批评家梁廷枏主张戏曲负有歌颂盛世、教育风化、动荡之际有补于世的政教功能,主张戏曲有揭露现实的黑暗、抒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不平功能,同时,他认为词曲为小技,还有娱乐抒怀的作用。由于动荡时代的需要,传统儒家诗教影响下文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兼受经世之学思想的影响,梁廷枏的戏曲功能论以富国强民的爱国精神为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