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836篇
科学研究   2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61篇
综合类   40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研究固化疏浚土在氯化钠侵蚀环境下的工程特性,以上海市南汇东滩某吹填场地的黏质粉土为试验土料,掺入自制固化剂制备固化疏浚土试块,进行氯化钠浸泡试验,研究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和浸泡龄期对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拍摄试块表面微观结构照片;采用Image-Pro Plus (IPP)图像处理技术结合MATLAB分析程序得到与颗粒和孔隙相关的微观结构参数;基于分形理论,研究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分形维数和抗压强度三者之间的宏微观关联。结果表明:试块的抗压强度随着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和浸泡龄期的增长而增长;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会引起分形维数的变化,进一步影响试块的宏观抗压强度,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定量关联。  相似文献   
992.
Isometric tests have been used to assess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RFD), however variation in testing methodologies are known to affect performance outcom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RFD in the isometric squat (ISqT) using two test protocols and two testing angles. Eleven participants (age: 26.8 ± 4.5 years, strength training experience: 7.1 ± 3.03 years) completed test and retest sessions one week apart, whereby two test protocols with respect to duration and instructions were compared. Isometric peak force (ISqTpeak) and isometric explosive force (ISqTexp) tests were assessed at two joint angles (knee flexion angle 100° and 125°). Force-time traces were sampled and subsequently analysed for RFD measures. Average and instantaneous RFD variables did not meet reliability minimum criteria in ISqTpeak at 100° or 125°. The ISqTexp test at 100° met reliability criteria in the RFD 0–200 and 0–250ms variables. The ISqTexp test at 125° met reliability criteria in the RFD 0–150, 0–200 and 0–250ms variables. Force-time characteristics were optimized at the higher knee joint angle. Average and instantaneous RFD measures obtained using a traditional peak force test do not meet basic reliability criteria. Researchers assessing multi-joint RFD should employ the explosive RFD test protocol as opposed to the traditional isometric peak force protocol.  相似文献   
993.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cute effect of the aerobic exercise volume on maximum strength and strength-endurance performance;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trength decrements (i.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fatigue). Twenty-one moderately trained men were submitted to a maximal incremental test to determine anaerobic threshold (AnT) and maximum dynamic strength (1RM) and strength-endurance (i.e. total volume load [TV]) tests to determine their baseline strength performance. Following, subjects performed six experimental sessions: aerobic exercise sessions (continuous running at 90% AnT) with different volumes (3?km, 5?km or 7?km) followed by 1RM or strength-endurance test in the 45° leg press exercise. 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 voluntary activation (VA) level, contractile properties, and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root mean square [RMS]) of the knee extensor muscle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aerobic exercises and after strength tests. TV was lower after 5?km and 7?km runs than in the control condition (12% and 22%,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V was lower after 7?km than 3?km (14%) and 5?km (12%) runs. MVIC, VA, RMS, and contractile properties were reduced after all aerobic exercise volumes (~8%, ~5%, ~11% and ~6–14%,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MVIC, VA, and contractile properties were lower after strength tests (~15%, ~6%, ~9–26%,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strength-endurance performance is impaired when performed after aerobic exercise and the magnitude of this interference is dependent on the aerobic exercise volume; and peripheral and central fatigue indices could not explain the different TV observed.  相似文献   
994.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而这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社会上的用工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分工愈发多样化和细化,传统的人才就业和招聘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愈发细致,对员工专业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影响除了经济愈发繁荣之外,还会给人们的就业和工作带来影响,员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来由于长期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事故频频发生,甚至曾经发生过此现象,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的个人体能和身体素质不达标,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需要。所以在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考虑到人才未来的工作需求,对其开展体能训练,本文就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探究人才体能训练的模式和方法,促进人才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5.
高中生现阶段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强化百米项目特长生的整体训练,提升整体成绩,成为高中短距离跑步项目教练员不断思考的问题。现阶段,在百米特长生专项训练中,整体过于关注成绩本身,忽视了专项力量训练对于特长生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滕州市第二中学30名体育特长生做为实验对象,以专项力量训练对100M跑中对成绩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进行为期10周内训练的成果进行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力量训练与高中100米项目特长生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100米跑突破10秒运动员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世界100米跑发展趋势及实力格局演变。方法:利用国际田联官方网站、维基百科整理突破100米跑10秒运动员的突破时间、人数、所属国家、所属大洲及运动员跑进10秒的次数。基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结论:(1)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共有分布于5个大洲27个国家的136名运动员完成100米跑突破10秒。(2)100米跑突破10秒运动员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最多的北美洲,突破10秒屏障的运动员有92名,最少的南美洲人突破人数为0,美国、牙买加突破人数分别为55、20、10、8、6,合计占比72.79%。(3)20世纪80年代之前只有个别运动员突破10秒,人数上没有取得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之后,新增突破人数不断增加,且增加速度逐渐加快。(4)北美洲100米跑的综合实力和未来潜力均领先其他大洲,其霸主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21世纪10年代之前,非洲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处于第二集团,欧洲处于第三集团;21世纪10年代,欧洲实力超越非洲,与非洲共同跻身第二集团;同时,亚洲稳步提升,进入第三集团,大洋洲和南美洲实力最弱。(5)2005年之前,美国"一枝独秀",特立尼安达和多巴哥、尼日利亚实力较强;2005-2016年,牙买加和美国"二超争霸",遥遥领先其他国家;2016-2018年,100米最高水平竞争进入"一超(美国)多强(牙买加、英、法、南非)"时代,新时期,各100米强国实力层级越来越分化,层级变多,中间集团竞争异常激烈,格局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997.
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关乎国家的未来,面对我国青少年体力不足、体质持续下滑的现实问题,日本经验或可借鉴。首先,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发布的青少年体力促进政策,并通过比较发现:中日两国都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都建立了完善的青少年体力评估制度,但日本更注重饮食教育,且课外体育活动方式更多样。认为,我国应该提高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力度,在实践层面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方联动,加强青少年科学饮食教育和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旨在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控制亚太事务。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日美关系由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演变成今天的平等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标枪最后用力角动量的产生与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环球网上有关标枪最后用力角动量数据资料 ,结合最后用力技术动作 ,分析了最后用力阶段角动量的产生与传递。  相似文献   
1000.
专项力量训练对皮划艇成绩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的力量指标和运动成绩的测试,分析比较了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对专项成绩的贡献度。结果显示: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与皮划运动技术特征、肌肉用力方式、项目特征和能量供应特征有关,练习的内容与方法越接近、符合这些特征,对成绩的贡献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