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普通话没有尖团音,而京剧艺术语言很重视尖团。尖团音的形成是根据汉字声母而来。汉语语言学者和京剧艺术家对尖团音的认识不尽相同,京剧界对尖团音的传统定义比较复杂。该文对常用的重团音、轻团音和两种尖音一一列出,以帮助京剧演员和票友在演唱中纠正反尖为团或反团为尖现象;同时,对于我国尖音方言区在推普正音中也提供了纠尖依据。  相似文献   
22.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德清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德清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8个,其中浊声母13个,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韵母有32个,没有撮口呼,复合元音多为后响复合元音,没有浙北吴语其它各县所有的韵母[ο];声调有8类,不计声调的基本音节392个。对德情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作对比研究,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23.
汉语诗歌节奏是对汉语自然节奏单位节拍群的分解,而节拍群主要是由音顿划分出来的。汉语诗歌节奏主要体现在顿和韵上,它与西方诗歌节奏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汉语诗歌节奏在情感的表达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中亚国家留学生产出汉语双音节词声调的情况进行声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德语和英语来说比较简单,汉语的音节尾辅音只有鼻音n和ng,而德语的音节尾辅音可以多达4个。本文的实验选取了12个代表三种不同德语水平的中国学生作为发音实验对象,还选定了两位德语本族语的发音人作为参考。每位发音人朗读102个带有不同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单词和20句含有较多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句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主要采用元音插入(epenthesis)、辅音脱落(deletion)和辅音替换(substitution)的方式处理德语音节尾辅音的发音。有些发音的偏误可以从汉语中寻到原因,有些偏误现象则可以从第一外语英语中找到解释。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德语水平从初级、中级到高级递增,学生对音节尾辅音的发音偏误也逐渐减少,这意味着音节尾辅音发音的偏误是可以不断改进甚至完全克服的。  相似文献   
26.
首先分析带r音的和不带r音的口音的演变过程和动因,接着分析/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在发音、分布和音系学方面的动因,最后解释"连音变读"r现象。分析显示带r音的与不带r音的口音的区别在于后者处在词中弱读位置的/r/的发音不同,在辅音前或词尾的/r/蜕化成央元音//并入前面音节的核心,形成–r音节和–re音节,而带r音的口音中辅音前和词尾的/r/发卷舌音。/r/和//具有共同的底层形式,作首音为/r/,处在韵中则为//。/r/的发音特性、音段响度、在音节和音步的位置以及音节分析和轻重音节能解释处于各种位置的/r/和/r/的变体以及/r/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采用某高等院校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中的第一项(复述故事)任务作为研究对象语料,借助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预料进行筛选、标注、分析,从而发现研究对象的独立语调单位特征主要表现在:用词量少,时长短;语调单位与句法结构的切分存在偏差;多个重读音节并存;调核音调单一,多降少升。  相似文献   
28.
湖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平湖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9个,韵母有41个,音节有500多个,而且平湖话还存在文白异读、内部差异等情况。对平湖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平湖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29.
标记区分假说认为二语习得的难度与相关语言项的标记程度有关。分析四川方音音节的标记性特征,可以有效预测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帮助四川方音区的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克服母语干扰,习得良好的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30.
索取式和置放式在句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平行性,尤其是制约索取式和置放式句法转换的因素,更有其相似性。本对这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音节和动词的动作性强弱限制了其句法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