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目视解译方式,利用SPOT5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地类光谱的可区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应用的精度水平。实验以浙江省桐乡市龙翔街道SPOT5影像为例,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为目的,通过针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分析,提出了基于地类光谱特性分析的分段线性拉伸方法;同时利用同期航测数据,对应用效果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对于光谱接近易混淆的地类,不仅可以增强地类界限清晰度,而且地类面积提取精度也可提高3.5%左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测试静态拉伸训练前、后男性青年排球运动员踝关节跖-背屈动作和落地缓冲动作生物力学参数,分析静态拉伸对踝关节动力学及下肢缓冲特征影响的机制及意义。方法:22名健康男性青年高水平排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36组下肢静态拉伸训练。分别于训练前、12组训练后、24组训练后、36组训练后、停训4周恢复期后测试踝关节跖-背屈动力学和缓冲期下肢及下肢各关节动力学、运动学数据,同步测试小腿后肌群影像学。结果:12组训练后至恢复期踝关节跖-背屈范围增加非常显著(P<0.01),小腿后肌群被动刚度显著降低(P<0.05),二者的增加/降低率%于36组训练后改变最明显(P<0.05),且变化率%之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训练后小腿后肌群滞后%明显降低(P<0.05),肌腱弹性回缩率%明显升高(P<0.05),且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肢刚度显著降低(P<0.05),髋、膝、踝关节做功均显著增加(P<0.05),训练各阶段踝关节做功贡献度均最大(P<0.05)。结论:静态拉伸训练早期即可通过降低肌肉-肌腱复合体被动刚度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通过降低滞后而提高肌腱弹性回缩率并保持至恢复期,提示,静态拉伸训练急性期和慢性期均能提高肌肉-肌腱复合体的柔韧性及肌腱的弹性能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拉长-缩短周期运动表现。训练后各阶段下肢刚度降低的同时各关节缓冲吸能增加且踝关节是吸能的主要部位,提示,静态拉伸可通过调整缓冲模式、提高关节能量吸收、增效踝关节作用降低排球运动员下肢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arying amounts of dynamic stretching (DS) 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ROM) and stiffness of the muscle–tendon unit (MTU). Fifteen healthy participants participated in four randomly ordered experimental trials, which involved one (DS1), four (DS4) and seven (DS7) sets of DS, or control conditions/seated at rest (CON). Each DS set consisted of 15 repetitions of an ankle dorsiflexion–plantarflexion movemen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uscle–tendon junction (MTJ) was measured using ultrasonography while the ankle was passively dorsiflexed at 0.0174 rad · s?1 to its maximal dorsiflexion angle. Passive torque was also measured using an isokinetic dynamometer. Ankle ROM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DS4 and DS7 compared with the pre-intervention values (P < 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kle ROM between DS4 and DS7.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ankle ROM after DS1 and CON. In addition, the stiffness of the MTU, passive torqu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MTJ at submaximal dorsiflexion angles did not change in any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S4 increased ankle ROM without chang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TU, and that this increase in ankle ROM plateaued after DS4.  相似文献   
44.
文章主要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对“竞技跆拳道柔韧素质训练”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将动态拉伸和PNF牵伸术两种先进训练理念,引入竞技跆拳道柔韧素质训练中,以促进运动员柔韧素质的提高。研究结论认为:竞技跆拳道传统柔韧素质练习容易使组织温度降低、肌肉力量下降、引起牵张反射、造成肌肉损伤,影响运动员表现力;动态拉伸的优点是通过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没有振动和回弹,不会引起强烈的牵张反射,使运动员较快进入训练状态;PNF牵伸术对改善柔韧拉伸、肌肉力量和预防损伤优于其他任何一种拉伸方法,为竞技跆拳道柔韧训练带来了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45.
女子垒球投手伸踏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支垒球队的核心是投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胜负。通过对女子垒球投手投球动作的图像解析,选择与下肢伸踏技术相关性较强的技术指标,对其伸踏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对教练员提高投手下肢技术的运动学认知、投球技术改进、提高投球球速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4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等速肌力测试法,对不同水平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及平均峰力矩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所选取一级运动员在膝关节伸、屈肌群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上均优于二级运动员;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平均峰力矩之比均随速度加快而增大,且膝关节屈肌力量增长幅度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建议在今后训练中应注重结合专项技术动作发展膝关节的快速蹬伸能力,努力提高膝关节伸、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水平,并注意膝关节伸、屈肌群力量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从缓冲和蹬伸阶段对跳远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摆动腿的正确摆动过程和有效用力方法对达到理想化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起着关键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对重心的垂直速度起着主导作用,摆动腿摆腿速度越快,可为后继的蹬伸动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直接影响起跳离地瞬间起跳的蹬伸运动效果,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技术角度对当今中国男子100m跑技术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男子100m跑技术应从髋关节在短跑中的作用、起跑后的加速跑、全程跑过程中的放松能力三个方面来不断完善,为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头手翻动作的技术分析,提出该动作的技术难点,以及形成其动力定型的关键所在-屈伸时间,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提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抓住本质,保证动作准确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