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教育   5885篇
科学研究   87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91篇
综合类   50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离子极化学键型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卤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2.
接受修辞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本文试图从修辞接受的社会心理、社会交际、接受主体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说明修辞接受所具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33.
大众传媒不仅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传播资源,而且用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和审美导向、评价标准影响文学,干预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文学重构价值体系,表现出对大众传媒这一强势文化力量的趋附;以功利性选择和商业化转向,表达了对大众传媒时代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同。  相似文献   
134.
针对数据库安全问题,讨论了相关的安全控制方法,如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基于角色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日志、加密控制和推论控制等等,并对数据库安全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5.
杜甫在草堂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缘于长期的漂泊和草堂生活的相对安定,草堂诗呈现出与其他阶段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写了大量饮食方面的诗。诗中大部分是从琐碎的生活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乐趣,暂时放下不得志的苦闷,享受当下的自足与闲适的生活,有些诗中也蕴涵忧国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36.
传统民法学界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就意味着合同消灭,回到未订立合同之前的法律状态,恢复原状,但是这种恢复原状的做法过于僵硬。对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提出了质疑,确立了清偿关系说,在解约后通过解约损害赔偿对于合同解除权人进行救济。但是这种解约赔偿是根据不同的解约事由拥有不同的归责原则与赔偿范围,不能完全适用损害赔偿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7.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138.
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欧氏空间Rn上的Hardy-Sobolev不等式.通过考察一类加权p-Laplace算子基本解,得到Hardy型不等式.利用积分关系法建立Hardy-Sobolev型不等式.所得结果丰富和拓展了Rn中的已有结论.  相似文献   
139.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本文在总结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弗米尔、诺德对翻译教学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不足以及该派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0.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