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38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对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思考基于大学生主体性是一种视域的界定。在这里,突出剖析主体性,剖析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实现与有效性,从而就可以完成作为兼具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并重的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自觉。  相似文献   
102.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是我国学生评价的主要弊病之一,因而使以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功能较难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从价值取向、过程逻辑、方法和效果等方面阐明学生评价变革价值选择的主体性意蕴,对当前学生评价中主体性缺失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致云雀》是雪莱名作之一,已被多位译者译成中文。译者在诗歌翻译中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查良铮和江枫译《致云雀》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译文的影响。通过比较,以期为今后雪莱诗歌的汉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当下中国会计人文精神的缺席现实应当引起关注。当代中国会计界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建,这不仅是某个会计人员的个人喜好,更是我们社会以及会计界整体所必须着力的根本所在。而要实现此目标,会计的主体性、公共性和批判性是三个重要的构建维度。  相似文献   
105.
新任教师的困惑与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任教师的困惑与需要,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理据。通过对新任教师的调查发现,新任教师在实践中感到困惑和困难的事件主要分为教育事件和教学事件。新任教师在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困难,远远多于在教学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新任教师希望学习的教育专业知识主要集中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案例欣赏与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6.
寓情于景,赋景予情而产生隐义来表达思想是中国古诗创作的特色之一,这样的创作必然会给后来的阅读者以解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完成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向单一性和确定性的转换,并用合适的译入语表达出来。这样的转换过程和表达过程在译者的主体性缺席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7.
古今学从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唯心主义的“回忆”学习、实用主义的“做中学”教学以及建构主义的建构学习。三种学习的共同点是:都提倡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或发扬人性;不同点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同,认识论基础不同。它们给探究学习的启示是:以发扬人的主体性为终极关怀,融入现有人类化,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08.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必然是社会文化意识渗透的产物,是个体在不断地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要使得个体的主体性成为一种真实的品质生长并表现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必然要通过个体亲历的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教育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培植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9.
面对当今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具有独立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大学人才。以“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为实例,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入手,围绕如何建构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知识与经验的融通、美育与智育的融通、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前提、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经历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在这一范式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无法克服由于自身主客二分带来的弊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和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超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