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对文学传统的戏仿和颠覆。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玻璃山》的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揭示出这个童话模式之下隐藏着的一个社会政治批判的潜文本,是对美国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美国梦”的戏仿、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82.
余华敢于袒露内心的恐惧,也具有直面虚妄的勇气和力量,他在后期小说中塑造了远离暴力与欲望且充满温情的继父形象,从而彰显了父子情深的美好与神圣。然而,写出这些继父的慈爱并非表示他与父亲们达成了谅解与和谐,而是藉继父形象,运用貌似童真的叙事手法再度审视父亲,以此掩盖他真实的情感倾向,带着面具游戏于自我与读者间。  相似文献   
83.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先锋性表现为极力否定历史权威话语,拆除深度模式乃至消解自我价值,在艺术上采取极端形式,追求语言实验和叙事策略操作,实现了对传统小说主题和文本的“颠覆”。是一次勇敢的历险,也是一次无望的超越。因沉迷于极端个人化的语言乌托邦之中而找不到出路,先锋小说在九十年代迅速走向萎缩和回归,但它为当代小说在观念和艺术表现方面所作出的革命性贡献,是值得永远缅怀的。  相似文献   
84.
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看《路得记》中上帝的权威、种族歧视和父权与两个女子、路得及其婆婆拿俄米的较量,表面上看路得和拿俄米获得了颠覆的成功,而本质上却被权力抑制,她们的颠覆成为对权力的巩固和歌颂。  相似文献   
85.
长篇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的第四部作品,是其最有抱负,最富于思想性的作品。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出发,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几位年轻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各种力量"协和"作用下的形成过程,展现文学对人性的本质认识。主要采用"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6.
文学创作作为话语生产的一种方式,它必须遵循话语生产的法则,同时也具有话语的颠覆性与建构性。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为新时期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它涉及了文学中两个敏感的话题——性与政治,作者从揭示性与权力,性与政治之间的隐蔽关系,来颠覆"文革革命话语"对人性的压抑与规训,这也正是知识分子重建在新时期社会关系中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7.
李冬艳 《海外英语》2012,(10):191-192
Through analyzing Carter’ s 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it is meant to expose the fact that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fairy tales,namely the vehicle to enslave and indoctrinate children,has been subverted as a " loudspeaker" for long restrained,voiceless fe males to speak out their rights and identities,so as to dismantle the deeply-rooted patriarchy.  相似文献   
88.
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是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消费社会的商品化逻辑、高度发达的科技以及媒介紧密联系在一起。后现代文化的平面化、无深度感、商品化和复制化的特点在后现代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钟少雄导演的《嘻游记》是后现代电影的又一力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89.
叶·格里什科维茨独角戏的颠覆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俄罗斯当代剧作家格里什科维茨以其极具探索性和实验性的独角戏打破了俄罗斯戏剧传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认为作家以结构自由的戏剧、简单纯净的舞台、另类脱俗的语言、标新立异的表现手段实现了对传统戏剧艺术的颠覆与解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格里什科维茨戏剧现象。  相似文献   
90.
在探讨20世纪之前人类的爱情悲剧:神话式的自然的爱情、宗教化的纯洁的爱情和大工业时代极端"理性"化的爱情悲剧之后,劳伦斯认识到传统的人类自以为美好的"爱情"文化,实际上是制造现代人爱情悲剧的根源。所以在对传统文化厌恶、失望、愤怒中,他写下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颠覆传统"爱情"观念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