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 ,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 ,“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 ,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 ,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生存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 ,才是文学的使命 ,作家的使命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以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为理论基础,阐述了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中的主人公普宁在流亡过程中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3.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批评模式 ,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进行解读 ,发现《胎记》一文佐证了弗氏本我的心理学说  相似文献   
44.
恋女,是古往今来文学作品刻画最多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爱,是不能忘记的》中钟雨的矛盾心理进行了解读。在爱的追寻中,钟雨的爱是真切、忧伤、执着而孤独的,其内心深处充满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和挣扎,这也注定了她是个徘徊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悲情恋女。  相似文献   
45.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其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寻求自我的女性。作为一位女性,埃德娜在男权社会中努力寻求主体意识及自由独立的过程中遭遇到三重人格,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和冲突,无法摆脱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只能走向自我毁灭。她的自我毁灭一方面消解了她为追求自我而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相似文献   
46.
郇怡彬 《双语学习》2007,(12M):195-197,199
This paper applies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method to interpre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heroe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the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harmony of the tripartite personality is the underlying highlight of the novel and concludes that the concepts of the id, the ego, and the superego correspond with the images of Lord Henry, Dorian Gray and Basil Hallward respectively. And this paper claims that Dorian Gray's self - destruction is the most extreme development of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erego and the id.  相似文献   
47.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对“水浒”意识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水浒传》意识结构可分为本吾、超吾和自吾三个部分,即梁山英雄以个性膨胀、张扬生命为动力和目的(本吾),在维护封建秩序、忠义辅国挽帜的统帅下(超吾),表现出二及现实的矛盾统一(自吾),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相似文献   
48.
《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她力图挣脱传统的束缚,追求本能的快乐,自由和生存;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甚至还不自觉地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根据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斯佳丽内心的“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正是形成她复杂矛盾性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9.
《红字》和《荆棘鸟》由于叙述人性与神性的对抗,展现了欲望与道德,在叙事情节和主题方面有诸多相似性而常被共同分析;但必须看到作品中提供不同人物于欲望极限下的不同选择,以及由于其选择而产生的存在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的精神分析学中人格结构三层次的对抗与包容性的理论,结合存在主义关于选择与责任的思想来分析两部作品寓含的关于欲望与人性的阐释,以此进一步确定两部文学作品作为人学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50.
弗洛伊德晚期三大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弗洛伊德是当代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心理分析大师。他晚期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说、自我、本我、超我说以及道德与文明是压抑人性的产物等三大理论,对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其理论中泛本能主义、神秘主义、悲观主义等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