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040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5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22.
农民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作为一弱势群体,其存在是有历史和经济原因的,也与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关。农民进城打工不仅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处,也为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待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3.
孤独意识是石评梅孤独敏感的天性与个人生活感情遭遇相融合的结果,也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相对立、相冲突的必然结果,更是她的自我认识觉醒后的一种必然心理。这种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石评梅的生存状态上。  相似文献   
24.
本文讨论了一类非线性方程奇异边值问题正解存在性和唯一性,还给出了解有熄灭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一类二阶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存在性,给出这类方程周期解存在的两个判定准则。  相似文献   
27.
从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古典诗歌创作"以无为有"的审美内涵并不局限于言、意关系上的"无辞有意",其审美范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无言而妙"、"无迹而神"和"无理愈佳"。  相似文献   
28.
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其最主要的表现是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二元哲学的反对,即反对哲学从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出发,主张从人和自然统一的人类世界现实出发进行哲学思维。究其原因:1.它同人的生存方式有关;2.这是哲学本质意义的体现;3.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化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4.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哲学必须立足于现实。  相似文献   
29.
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了n阶非线性微分方程k点边值问题y(n)=f(t,y(n-2),y(n-1))y(i)(di)=ai(i=0,1,…,n-3),g(y(n-2)(t1),y(n-1)(t1))=0,h(y(n-2)(tk),y(n-1)(tk))=0(1)   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其中tj∈R,j=1,2,…,k;t1相似文献   
30.
初论对话教学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是对传统教学秩序的重新建构,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对话究其本质,它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教育双方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积极建构,它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的是生命的建构。较之以往的教学,对话教学更符合人的规律,更贴近人性,因而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