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40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淀,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探索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为楔子,从教学初始状态的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三方面着手,尝试在学科教学中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一个良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2.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象征性文化精神,受这种象征性文化精神的影响,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就体现出一种泉征性艺术精神,这一点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上。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出象征性艺术精神;周代的乐舞的队列,乐器的配制,乐舞的选用等,也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993.
试论符号互动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互动教育观思想基于符号互动社会学理论,强调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互动”性质。本文立足于解释论社会学内部影响力最强的流派——符号互动论,对互动论的几个基本概念、互动论者的教育本质观及其教学策略观作简要的论述,并针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4.
海子“太阳”系列长诗与其诗学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系列长诗见证了海子后期长诗刨作感应先锋诗潮所作的多种技巧、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实验,见证了其脱离前期乡村抒情歌手式的创作风格的转型,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当代诗坛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代大势和海子在此背景下所发生的诗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5.
SOLO等学习理论为评价学生向量概念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高二学生的向量概念认知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检验向量概念的测试题,在几何图像方面有约占总数22%的学生达到水平4,在代数符号方面有约占总数3%的学生达到水平4,只有约2%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灵活协调阶段.大多数学生不能建构自由向量概念,学生更倾向于应用向量的几何图像表征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王褒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的前期诗作创作于宫体诗盛行的南朝,但是总体风格并没有受到宫体诗风太大的影响,五言诗更接近以清新明丽著称的永明体,乐府诗虽然借鉴了宫体诗的一些创作手法,但基本上还是健康积极基调。  相似文献   
997.
关于古诗《行行重行行》之“游子不顾反”中的“顾”,有人以为是“念、想”之义,但从语言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方面考察,我们认为它与后面的“反”同义,“顾反”是同义连用,“顾”即“返回”之义。  相似文献   
998.
月亮是中国古代文人咏叹最多的自然景物之一,月亮意象在古代文人和鲁迅的作品中存在着诸多不同。鲁迅既继承了古典月亮意象的抒情写意,又于月中蕴涵了深邃的思想,更渗透着鲁迅透过月亮意象对社会、民族的忧愤与探求。  相似文献   
999.
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表现在描写景物,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同时,从戏曲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于志鹏 《天中学刊》2004,19(4):63-66
杜甫咏物诗早已成为历代文人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其背后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则缺乏研究。杜甫咏物诗与前代咏物诗重个人情感寄寓不同,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诗人通过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哀叹与悲伤、对博施济众精神的赞美、对处于困顿中弱小生命的关爱等,处处体现出儒家思想仁民爱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