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865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accredi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cademic programmes is vital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the status of engineering graduates, and hence the technical workforc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various accreditation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regionally,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ly but most of these models seem to be non-uniform, too complex, non-transparent and, moreover, non-precise. This leads to confusion and growing concerns about the mutual recognition and global mo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s a resul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systematic global model of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global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ttributes of engineering graduate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paper is to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existing accreditation systems implemented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worldwide as well as to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a global accreditation model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Various existing accreditation model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se models are outlined and presented. The need for the global accreditation model has been justified and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is outlined with its advantages list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分析了传统职称评审工作的现状与不足,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了职称评审系统的需求与功能,设计开发了职称网上评审系统。并对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系统简化了申报的流程,整合了现有的资源,加强了评审过程管理,提高了评审效率。在该校的职称评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试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体育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体育与德、智、美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之一。本文从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等六个方面来探索两年制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实践。  相似文献   
995.
以《美国著作权法(2007)》第108条款研究组在其研究中就完全虚拟的图书馆能否成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适用主体的有关讨论为基础,剖析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主体的正反论据,并分析图书馆及作为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角色延伸的数字图书馆在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技术措施规避方面等享有著作权例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997.
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双喜 《体育学刊》2007,14(5):115-117
2006年8月11-17日召开的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的整体竞技水平与上一届基本接近,乙组的整体水平却明显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达到一级标准的运动员,有的甚至接近或达到健将级标准,说明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但由于竞赛规程对运动员资格审查不完善,出现专业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的不合理情况,严重挫伤了运动员的积极性。建议今后要对运动员的资格作出严格的规定及审查制度,使比赛更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8.
参与商学院国际认证已成为国内商科教育追求卓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本研究从认证程序、认证范围、认证标准等方面简要介绍了AACSB 国际认证的基本框架,着重从关注组织使命的陈述、影响与创新,重视利益相关者对认证过程的全员参与,关注学生学习保障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剖析了卓越商科教育质量认证的主要特点,并从推动本科层次“ 中国式”商学院认证体系建立、促进商学院内部质量文化共识形成、推进学习结果评价为抓手的长效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等方面,为国内不同层次的商科教育尤其中外合作办学商科教育走向卓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成 《教育科学》2006,22(6):80-83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自愿性等性质特点。本文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索我国教育评估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在中国借鉴美国教育认证制度的基本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资格制度是当今美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教师资格制度,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对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