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3671篇
科学研究   109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99篇
综合类   558篇
信息传播   2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奥运战略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战略是:做好招生选材工作,重视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教练队伍建设;加强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加强运动训练的科研服务;加快走体育社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2.
中国男篮后卫群体的弱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后卫群体对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实力的影响,探讨提高后卫运动员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观看现场直播和比赛录像,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男篮后卫群体的比赛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在得分、助攻、抢断、失误、篮板5项指标上,男篮后卫群体有3项指标(得分、助攻、抢断)与世界强队优秀后卫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据此,提出"空间-机会"观点,用于解释我国男篮后卫群体低得分、高失误、抢断少、助攻难的原因.结论:后卫群体的能力"短板",是影响中国队竞赛成绩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国队应确立各位置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快、准、灵"传统技术风格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破紧逼、体能、对抗和娴熟运用各项技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3.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分析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情况,认为世界男子篮球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欧洲诸强显示出明显的集群优势,"整体篮球"是推动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主流。中国男篮应借鉴先进经验,发扬传统风格,并在技、战术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5.
通过深入调研和对有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十运会男子举重比赛为切入点,对我国男子举重备战2008年奥运会现状做一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6.
以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优势与差距所在,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7.
从江苏省深化教育和体育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体教融合"的背景出发,在分析其内涵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特点、原则和内容的基础上,以河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为例,从教学管理、训练和比赛管理、生活管理和招生、就业管理入手,探讨高水平运动队优化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8.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伦敦奥运会的中外男篮主力组织后卫的传球技术运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组织后卫在传球方式上运用的次数与国外组织后卫有明显的差距;在传球状态上,移动传球次数和跳起传球次数上均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两者有一定的差距;在传球路线上,直线传球次数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两者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组织后卫在解围性传球次数、攻击性传球次数和助攻次数上均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但中国组织后卫传球失误较少。  相似文献   
129.
Scrummaging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Rugby Union gameplay. Successful scrummaging is dependent 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forward player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ight individuals. The study aim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individual scrummaging kinetics and other candidat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crummaging performance discriminate team scrum performances. Sixteen club-level forwards (stature: 1.80?±?0.1?m; mass: 99.0?±?18.2?kg) were initially divided into two scrummaging packs. A total of 10 various scrum permutations were tested, where players were randomly swapped between the two packs. Winning scrums were determined by two observer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scrum. Fatigue (100?mm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scrummaging effort (6–20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were assessed following each scrum contest. Individual scrummaging kinetics were acquired through an instrumented scrum ergometer and muscular power indicated through vertical jump heights. Student’s t-tests were us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winning and losing scrum packs. VAS and RPE were assessed using repeated measures ANOVAs. Winning scrum packs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combined force magnitudes (p?<?.002), regardless of the player contribution calculations. Additionally, winning packs had less individual movement (p?=?.033) and higher combined vertical jump heights (p?<?.001)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eavier (p?=?.759) than losing scrum packs. While perceived VAS and RPE value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p?<?.001), no differences in the individual scrum magnitud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1st and 10th scrum (p?=?.418).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forces, variation in movement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crummaging performance, such as vertical jump height, were associated with team scrummaging success.  相似文献   
130.
随着排球技战术打法的发展,世界女排强队对二号位的进攻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强力接应战术的使用以后。研究结果显示:中外优秀女子排球强队二号位进攻占其总体进攻体的39%左右,得分占进攻总得分的41.77%左右;中外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落点多处于对方场区的6区和9区,4区和7区之间;中国女排应该加强二号位进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