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教育   1528篇
科学研究   323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普通电热水器都是采用手动方式改变冷、热进水阀的旋转角度来调节水温的,而温度是一个非线性、大时变和大滞后的被控对象,在调节进水阀的过程中有时很难把握控制力度,这样很容易造成水电资源浪费,而且在使用时也带来很多不便。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恒温控制系统,对冷、热出水阀旋转角度实行自动调节,实现了普通电热水器出水温度的高精度恒温控制。  相似文献   
62.
利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的方法,对氟化钙晶体在0~300GPa范围内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弹性常量、体弹性模量和德拜温度.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大,晶格参数减小,原胞体积减小,体弹性模量增大,德拜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高温压电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钙钛矿、钨青铜型、铋层状、碱金属铌酸盐结构体系4种不同压电陶瓷的结构及研究情况,并指出了高居里点压电陶瓷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侯鹏强  唐伟  向飞 《演艺科技》2020,(1):1-4,23
介绍轴控制器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中的应用,对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5.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66.
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黄俊雄  徐宗学  刘兆飞  赵芳芳 《资源科学》2008,30(12):1811-1817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需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出区域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信息,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应用太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61年~1990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测资料,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建立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于太湖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流域未来的气温变化。与基准期相比,A2、B2情景下,太湖流域未来3个时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情景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增幅明显增大;流域未来3个时期气温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秋季次之,春季和夏季变化相对较小。分析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决策支持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认识海冰厚度在气温等因子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是估算海冰资源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室内冻结实验、现场观测实验和历史资料分析,探讨了在气温和风的影响下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冰的再生周期。室内实验利用500L温控冰柜,实验温度设为-2℃、-4℃、-6℃、-8℃、-10℃,冻结时间114h—120h,冰厚取样间隔6h。现场观测地点为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北侧海区的潮间带平整冰面,在观测冰厚变化的同时,测定实验地点的冰面温度、冰上气温和邻近岸上的地面温度、地上气温。历史资料分析使用1989年12月25日~1990年2月23日葫芦岛海洋站观测到的气温、风速和冰厚的资料,以及同时期葫芦岛气象站≤-2℃积温、≤-4℃积温资料做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随着气温降低或负积温值的增加,冰厚逐渐增加;风速增加,冰厚降低,风速减小,冰厚增加;在气温≦-4℃条件下,渤海海冰再生速率为1.86cm/d,生成厚度为10cm的海冰所需时间为5.4d;常冰年渤海各海区工程性开采海冰的可能次数为:辽东湾7.4次~13次,渤海湾3.7次~7.4次,莱州湾1.9次~3.7次。  相似文献   
68.
中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气候也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北部增暖最明显,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相似,长江流域变暖不明显.冬季增暖最突出,夏季在部分地区有降温现象.近4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趋于减少,北部减少最明显,中心在华北及山东半岛;长江中上游降水偏丰.表明近期我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响应特点,主要表现表式:北方为暖—干型;长江流域为冷—湿型;华南大部为弱暖—干型  相似文献   
69.
安徽省近41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安徽省20个气象站1961-2001年气温、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近41年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各季中冬季增温最明显,但夏季却出现降温趋势,增温最显著是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量最大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夏、冬季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对年均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而春、秋季平均降水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70.
采用1961-2006年福建省64个气象观测站整编的气温资料,通过趋势分析、EOF分解、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和天气学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气温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为:全省年平均气温和1、4、7、10月份平均气温均呈增暖趋势.其中年平均和1月份气温增暖最为明显,表现为全省性的增暖,趋势系数分别达到了0.547和0.396;其次是10月,趋势系数为O.277;而4月、7月气温仅呈略增长趋势.同时,还研究了年平均气温和1、4、7、10月份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