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11篇
  免费   2607篇
  国内免费   2650篇
教育   175888篇
科学研究   18542篇
各国文化   358篇
体育   13767篇
综合类   15130篇
文化理论   161篇
信息传播   1172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1398篇
  2021年   2557篇
  2020年   3231篇
  2019年   2326篇
  2018年   1473篇
  2017年   1455篇
  2016年   2031篇
  2015年   5139篇
  2014年   13092篇
  2013年   12856篇
  2012年   17254篇
  2011年   18598篇
  2010年   13938篇
  2009年   12998篇
  2008年   15245篇
  2007年   19326篇
  2006年   18792篇
  2005年   16729篇
  2004年   14659篇
  2003年   12973篇
  2002年   10370篇
  2001年   8300篇
  2000年   4627篇
  1999年   1778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694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340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34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呈现出数量供给日益增加、区域供给分层化、形式供给差异化、类型供给复杂化、层次供给多元化、专业供给动态化的状况。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侧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优质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有待完善,城乡供给与区域供给不均衡,专业供给有待调整;供给质量需要提高。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缩小部属高校属地化招生比例,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供给的平衡;加大农村家庭子女就读重点大学的比例,推进高等教育供给的城乡平衡;调整层次结构供给,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形成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72.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但整体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近年来京、沪、浙等地在课程政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动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他们调整地方课程计划、协调课程运行、改革评价方式、扩大学校的课程权限,协同建设学校课程资源等,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空间支持、权力支持、资源支持、能力支持和方向引领。这表明地方课程管理的政策供给是制约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地方课程政策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要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和空间,对学校课程权限的规定要具体、明确,要规范地方的课程管理行为。应制定和颁布国家课程管理指南、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973.
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学科群中活动最频繁、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它被看成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认为其学科史极其短暂,可以叙述但无须研究。陈学金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挑战了上述传统观点,不仅开展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而且提出和论说了若从1905年王国维提出"教育的人类学"的术语和内涵算起,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学科史的新锐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相交织的视角出发清晰和准确地界定何谓教育人类学,是分析和论述教育人类学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因而在未来的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进程中,这本学科史的先驱性著作是"绕不开的研究",必将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974.
“互联网+”推动教研发展,引发教研形态转型。文章在梳理网络技术支持教研形态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以多维空间的开放互通,优化教研生态环境;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活动场域;以教师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研形式创新;以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从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教研”的关键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以下研究发展趋势:以研究范式转型来构建“互联网+教研”理论体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研应用的创新融合;开展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教研”服务的综合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975.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育场域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增加了农村教育资本,拓展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重构了农村儿童学习空间,从而使信息时代的农村课堂教学变革得以可能。在信息时代,农村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相应的动力机制,并着力践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构建互联互通的农村教学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合力共办的技术支持体系等三大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976.
运用基于多模态符号理论的影视意义分析框架,考察87版电视剧中王熙凤在声音、语言和图像意义元素方面的布局.研究发现,在王熙凤首次出场的19个镜头中,她的身份无"实名"介绍,而是通过声音、图像和语言逐渐从"隐性推测"方式过渡到"显性推测"方式呈现;在前9个镜头中描述人物的意义元素以及人物所关联的过程类型凸显出王熙凤主要为说...  相似文献   
977.
信息素养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养,对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胜任力是反映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基于PISA 2015中的ICT精熟度问卷数据,对中国四省市学生的ICT胜任力表现进行分析,考查中国学生的ICT资源、ICT使用情况以及ICT兴趣对其ICT胜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四省市学生的ICT胜任力在参测的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靠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的ICT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家庭ICT资源对学生ICT胜任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在学校使用ICT越多、在家使用ICT做作业越多,学生的ICT胜任力越高;学生的ICT兴趣越高,他们的ICT胜任力越高,学生的ICT兴趣对他们的ICT胜任力影响最大。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ICT胜任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充分重视ICT教育,完善ICT素养测评体系;扩大对ICT资源的投入,为学生更多地接触电子设备提供条件;加大ICT和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在教育实践中逐步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ICT胜任力。  相似文献   
978.
破除意识的神秘性,使得意识成为可科学理解的物理或生物现象是秉承科学主义传统的当代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一直不懈努力的哲学——科学议题。鉴于笛卡尔哲学中的意识概念并未真正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使得意识祛魅具有不彻底性,还原论者开始了意识的科学还原和概念取消多种进路尝试。笛卡尔主义者内格尔针对还原主义论证提出现象学论证,由此指明意识还原的科学纲领在方法论上同样犯了范畴错误,即在科学的还原过程中遗漏掉主观性。还原论者忙于通过修改物理本体论承诺来消除主观性难题,结果为神秘主义、突现论和目的论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979.
基于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和能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存在问题,结合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分别从培养方案、课程案例、师资队伍、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优化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的路径,提高能源学科研究生的“双创”意识、营造“双创”氛围、构建“双创”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能源学科高水平人才,为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双创”教育的探索和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我国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有研究提出了改进对策或建议,但其提出过程缺少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且所提出的对策措施千校一面,缺乏针对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本质原因在于未对课程对象(顾客)需求期望进行清晰准确的识别。质量功能展开(QFD)立足于顾客,能有效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服务设计要求。因此,将QFD与高校双创课程设计相结合,提出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功能展开模型(ICQFDM),通过"顾客需求—教学规划"与"教学规划—教学管理"两级质量屋,将顾客对于双创课程的要求转化到课程设计要求中。以南京已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且互为竞争对手的2所财经类院校为例,演示模型的具体运用过程。结果显示:2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路径存在较大差异。ICQFDM的提出为高校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了可操作的分析框架,各高校可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自身的课程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