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教育   3884篇
科学研究   739篇
体育   423篇
综合类   45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991年至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蒸散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蒸散(ET)的时空动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因子,与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密切关联。基于1991年~2000年NOAA-AVHRR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壤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利用改进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BEPS),模拟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ET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10年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呈上升趋势,10年ET平均值为442.55mm/a;最高值为475.91mm/a,出现在温度和降水都达到峰值的1998年;最低值为425.59mm/a,出现在年降水量最少的199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与年均温和年总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而年ET与年总降水量的相关性(R2 = 0.950, P<0.05,n= 10)优于与年均温的相关性(R2 = 0.399, P<0.05,n=10),说明降水可能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呈三级阶梯逐渐增加,与相应的降水分布格局类似;而基于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带的年ET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规律。从时间格局上看,ET的年内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峰形式,而年际变化和相应植被类型及气候条件有关。全国年ET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阐明开展大都市边缘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与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思路与评价方法,着重讨论了最理想的指标体系与实际确定的指标体系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当前乡镇一级行政地域单元在指标统计上的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指标权重的调整来提高现有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按研究思路,本文根据数据的实际获得情况,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西北旺镇、苏家坨镇、温泉镇和上庄镇4个镇为例,确立了经济协调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社会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友好指标在内的4个二级指标,包括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土地利用强度、生态适宜等在内的15个三级指标和66个四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大都市边缘区乡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有极强的耦合关系。本文最后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原始资料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创新模式:一个选择性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路线图是对技术未来前景的看法,是把技术整合进公司战略的工具.在美、英、韩、日等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相当广泛,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中国的学术界中研究还比较少,在此背景下对技术路线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4.
行业科协在整合行业科技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整体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行业科协还未取得合法地位,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在分析行业科协内涵与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行业科协的法律地位,通过与行业协会的比较分析,指出行业科协应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最后分析了在当前条件下行业科协开展活动可以采取的几种模式,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5.
选取中国在USPTO所获发明专利最多的十个技术领域,通过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信息分析了中国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活动国际化渠道与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技术领域专利活动的国际化渠道存在差别,在专利活动国际合作方面,图像分析、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和数字通信领域比较突出,合作对象主要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新加坡;在外国对中国专利的跨国所有权方面,图像分析、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和语音信号(数据处理)领域最为突出,专利权主要被美国、芬兰及日本控制;在中国对外国专利的跨国所有权方面,中国仅拥有少数的跨国专利权.最后,从专利国际合作和跨国专利权两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主要技术领域专利活动的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56.
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资源科学》2020,42(3):474-485
明确区域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推动人口高质量集聚。本文以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重心、标准差椭圆、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土地一致性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群整体、县、乡(镇)和栅格尺度对兰州—西宁城市群人口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兰西城市群人口呈现规模小、流动性弱、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和城镇化率小幅缓慢增长等基本特点。②人口重心略微西移,人口分布“西北—东南”走向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呈“核心—外围”式空间结构,兰州、西宁和临夏是3个人口集聚中心,其中兰州市显现出人口集聚的“虹吸效应”。甘青两片人口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甘肃片区人口密度中南部高、北部低,青海片区人口以西宁为中心向其他县域“圈层”递减。③海拔是影响兰西城市群人口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地形因素,人口分布的高程梯度效应和河谷盆地集聚指向明显,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低于2400 m的中海拔河谷盆地内。多尺度、多视角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区域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制造是汽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技术性以及意识性等因素,论证了不同投入主体的投入动机、投入目标以及投入效果,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资源投入侧重点的不同,提出了政府激励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引导模式三种产业发展模式,以期对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8.
稀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从长时间尺度分析其进口竞争格局并预测未来潜在的贸易联系可为稀土进出口国制定和调整稀土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以稀土(HS:280530)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1990-2018年全球稀土进口竞争网络,分析全球稀土进口竞争格局、演变特征,大洲、国家间竞争特点以及对中国稀...  相似文献   
59.
薛东前  王莎  王佳宁  唐宇 《资源科学》2022,44(9):1809-1823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使得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压力愈加突出,对乡村人地关系及资源组合状况的研究,是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地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基础。基于2000—2018年黄土高原313个县级行政单元数据,在构建乡村“人水土”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法、空间自相关模型、GWR模型等方法研究3个子系统的时空分异规律,识别系统间的协同关系及其主要类型,揭示系统协同演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乡村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和水资源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致性,与土地资源指数空间错位显著,3个子系统指数均以较低水平等级为主,县域间不平衡性突出,但有减弱趋势。②黄土高原乡村系统协同关系类型以双维度制约型为主,研究时段内该类型县域数量呈倒U型变化特征,综合协调型县区数量逐渐增多,说明乡村逐步向高水平协调方向发展。③系统协调发展受自然及社会经济要素形成的资源分布与组合、流动与分配、资源需求利用及人口流动转移四元驱动机制所影响,不同要素对系统权衡强度和协调状态的作用不同。本文对优化乡村地域水土资源配置,促进乡村“人水土”系统协调演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
司文涛  张宁慧  叶海鹏  李宇 《资源科学》2022,44(10):2114-2124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成为一种区域主流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城市化时空格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2018年长时序夜间灯光数据,计算并筛选适合于该地区的夜间灯光(NTL)强度指标和动态阈值,在NTL遥感影像基础上提取城市区域,综合利用景观指标和标准差椭圆参数研究城市群城市化演进过程。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发生了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其进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0年核心城市快速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为2010—2015年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的城市化波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2015年以后以中等城市为主的稳定城市化阶段。②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的空间演化格局具有明显的的东北—西南方向性。③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以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为快速扩张区,辅之小城市的低速扩张,从而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本文证实了长时序NTL数据能有效且低成本地监测区域尺度上的城市化进程,可为城市化过程的动态时空格局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