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4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众多研究者对贾雨村的艺术形象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红楼梦》所反映的主要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上流社会生活,贾雨村处在相对稳定的康乾盛世时期,其时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大力提倡,私欲的合理性得到肯定,“人欲之各得”的社会价值取向得到承认。贾雨村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而独立存在,因此,应将他还原至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主流价值观念中分析其艺术形象。贾雨村对人生报有积极态度并通过主流价值观念认可的努力方式博取功名,才干优长且思想卓尔超群,隐忍宦海并富有谋略。之所以众多研究者没有看到贾雨村形象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与艺术形象本身所处社会本质的不同和研究者未能摆脱悲剧情节对自己的情感惯性影响。  相似文献   
42.
深入剖析《金锁记》中曾七巧的形象,通过封建家长制、金钱、情欲三个方面,可以透视妇女在封建伦理道德、婚姻制度的迫害之下,没有情爱、人格畸形、由被吃变成吃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3.
悲剧理论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生存哲学的视角对“临界境况”中人的生存悲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阐明了悲剧与“生存”、“密码”、“真理”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悲剧是生存的基本底色,悲剧诞生于悲剧主人公追寻真理的失败,从而把悲剧艺术阐释为领悟“大全”的重要“密码”。其悲剧理论综合地继承成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文本阐释和尼采等人的生存论分析,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44.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同质性因素对等适应的阐释,我们可以提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讨论的性格、情节与悲剧的作用这些具有真理普适性的理论来看待《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45.
张旭  刘向兵 《科教文汇》2011,(8):201-202
从古希腊悲剧出发,在探讨古希腊悲剧意义和成就的基础之上.通过尼采、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人对悲剧意义的阐释.了解各家对悲剧意义的阐释。并以曹禺的《雷雨》为例.表现现代悲剧与古希腊悲剧的相似之处。进而讨论在现当代悲剧一词在我国所产生的意义上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出悲剧意义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其流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比较《枕头人》与《阿甘正传》里的悲剧原型。《枕头人》中的卡图兰和《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有着相似的悲剧,都能在希腊悲剧神话中找到原型。卡图兰和珍妮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以及童年创伤的悲剧。  相似文献   
47.
《慈悲》的悲剧美源于莫里森采用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时空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场景设置的距离化,使小说与读者之间拉开一段适当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了非凡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48.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有十一位是庄主出身,这些庄主大多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是他们最后都走上了强人的道路,这和他们的金钱、社会威信和地位优势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职业优势,才决定了他们在和官府相对抗的武装起义中的领导地位以及起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章邯是秦末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一名英勇善战的骁将,率领骊山徒和奴产子组成的军队,一路奋勇前进,败周章,破陈涉,灭魏咎,杀项梁,巨鹿之围时筑甬道以飨王离军,进退维谷之时投降项羽,后被封为雍王拒关中以抵汉军.他的战功卓著且辉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太史公立一传记,纵观其生平经历,可谓是沉痛悲凉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50.
老舍终其一生都具有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这种情结的产生与其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境遇以及所处的时代语境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前,老舍小说英雄形象塑造的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旅英时期着重塑造市民英雄形象、知识分子英雄形象,归国初期着重塑造悲剧英雄形象,抗战时期着重塑造抗日英雄形象。老舍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既是其自身英雄崇拜情结的投射,又寄寓着其不同阶段对中国现代化方案的构想。以时间为轴对这一历史时期老舍笔下的英雄形象谱系进行梳理,能够从中窥见老舍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应该走向何方这一重大命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