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4264篇
科学研究   21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55篇
综合类   274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冲突中趋向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系统地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观点 ,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主要有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两种。在疏解了持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学者的理论冲突之后 ,布氏认为高等教育哲学观应该是在这二者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平衡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有利于我们转换高等教育的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992.
深化教育学理论有待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对这对关系的探讨,涉及到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反思。哲学教科书的思维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思维。对应用说与无人的教育学和抬高认识论与教育学缺少本体论基础两种状态的探讨,涉及到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对教育学影响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理解教育的生活世界——为教育学奠定生存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今天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3.
994.
开展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基本概念入手,把握两种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二是重点分析两种哲学理论的框架,全面比较其思想内容;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落脚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95.
从境界论哲学的视角对教材编写理念进行审视,应将知识论和境界论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工作技能又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追求思想境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素质人才.落实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突出教材内容的兴趣化、语料的生活化以及编写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996.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一直被誉为一株迎风而立的劲草。但是,简同时也透露出其作者悲观的另一面。在这部传记式作品中,作者勃朗特在书中大量地运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因此勃朗特对简.爱这一形象的刻画也必然具有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997.
胡子政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3):55-59,81
将意识泛化为一切心理现象是形成当前意识研究聚讼纷纭格局的总根源。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立足概念语词的语法与语义考察意识,规定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找出意识所具有的"觉知"与"qualia"的基本硬核,建构两种基本意识研究模型,形成意识问题深层对话、研究的开阔视野,为消除意识研究中的二元式"幽灵",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应有地位提供了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998.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深入地研究了文学的民族特性,认为各民族的文学以其特有的个性置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就像自然界有桔树、桦树一样自然。文学的生成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文学影响最深刻最经久的是民族的本能与才具——它是在血里,与血统一起传下来的;要这些本能和才具变质,除非使血变质。正因如此,丹纳将其称为精神生活的原始地层。以“文化霸权主义”为其背景的“全球化”,与深厚坚固的原始地层相比,显得那么浅薄和松软,经不起时间的刮、刨。  相似文献   
999.
教师是天然的"哲学家",哲学化是他们教育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行为.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虽然也体认到这一点,但并未使教师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无法对他们的教育实践产生真实的影响,这是由于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学习的独特方式所致.教师哲学的诞生有助于扭转哲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尴尬处境,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更加显著的作用.教师哲学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它首先是指面向教师的哲学,其次是与教师一起做哲学,最后它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哲学.从国际范围来看,教师哲学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三类,即支持教师撰写教学哲学陈述,构建教师哲学探究共同体以及开展"哲学家驻园(驻校)"项目.  相似文献   
1000.
Issues regarding scientific explanation have been of interest to philosophers from Pre-Socratic times. The notion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is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philosophers, but also to science educators as is clearly evident in the emphasis given to K-12 students' construction of explanations in current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efforts. Nonetheless, there is a dearth of research on conceptualizing explan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Using a philosophically guided framework—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NOSE) framework—the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and compare college freshmen science students',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and practicing scientis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and their view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aims to: (1) analyze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ientis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2) explore the nuances about how freshman students, science teachers, and practicing scientists construct explanations; and (3) elucidate the criteria that participants use in analyzing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In two separate interviews, participants first constructed explanations of everyday scientific phenomena and then provided feedback on the explanations constructed by other participants. Major findings showed that, when analyzed using NOSE framework, participant scientists di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u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cientis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a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in how they construct their explanations in science. However, they differ in some key dimensions.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ed the need articulated by many researchers in science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additional aspects specific to scientific explanation. The present findings provide an ini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students' and science teacher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