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对翻译中需要传达超语言信息的词语进行归类讨论 ,并结合翻译实例阐明传达超语言信息的一般方法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2.
现代人格构成包括“自我导向”、“自我实现”、“自我冲突”和“自我超越”四个方面,它反映现代人精神品质诸种特征,不同于传统人格。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是现代人格的典范,本文以其为个案阐释现代人格的构成和特征。  相似文献   
43.
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生态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堂主体行为的异化,课堂群体关系的失谐,课堂环境的失衡。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超越当代学校体育课堂现实困境的路径是:树立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价值观,创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人际关系,构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44.
要把“教育为本”的建国方略落到实处,应该先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认识和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5.
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人何以超越其生命的有限性,中外古典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稍有不同。西方哲学家是通过否定人的有限存在来寻求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解决,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是从承认人的有限存在,并在人的有限性存在中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儒家和道家而言,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些差异。儒家走的是“有为”式的超越之路,而道家走的是“无为”式的超越之路。事实上,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最终是一种价值的超越。这种价值的超越既可以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在今天仍有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