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教育   7917篇
科学研究   49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37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一出纯粹印度式的戏剧,它标志着古典梵剧的高度成熟。同时,对中国古代戏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以《沙恭达罗》的中文译本——卢前先生所译的《孔雀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译本的分析,简要探讨了印度古典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72.
译介学从社会学视角看 ,不仅有别于传统文学层面上的翻译研究 ,而且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它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交叉研究。 2 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起的特殊作用成为一种学科。由海德尔提出的“前理解”概念对译介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3.
翻译过程论--论翻译的过程与过程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一些重要发展阶段的追溯,证明了语言的本质即是过程的反映,并由此得出结论,语言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关于客观世界行为过程(包括静态过程)的研究,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尘封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只想通过对它的回顾,还其本来面目,同时也想说明,翻译的过程本身其实是对语言过程中所包含的行为过程的翻译,从而还翻译实践者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出路。  相似文献   
74.
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分析英汉称谓的特征,从文化差异和语篇意义对等来分析英汉称谓的异同,并使之运用于社会交往和翻译活动中,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5.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通过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改善了生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改变的其性质,避免了灭亡的历史命运,反而预示着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已经孕育着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6.
我国将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向世界推广具有“和平”特质的中华优秀文化。建立孔子学院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传导相关的语言、师资的素质、《论语》的翻译以及如何将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等有关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7.
《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写的模糊语言比比皆是。通过分析其语用隐含来论证在模糊语言翻译中、尤其是模糊语言文学翻译中获得语用隐含的对等是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对等”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8.
哈贝马斯的语用规范揉合了语言学、社会学、交往伦理学的概念,采用了假设和描写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涵盖了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关系,在多个地方显示了与翻译研究的重合以及对翻译规范研究的启示,对翻译理论的建构和翻译现象的阐释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英汉翻译例句词典》词目下不列注解只举例句,使读者对“没有上下文,就没有意义”豁然开朗.该部词典从上千部(篇)作品、文献中选出妙句及佳译,揭示了“词无‘定义'”、“译无‘定法'”的译学真理,堪称独树一帜、雅俗共赏的翻译词典.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著名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的研究,从中看到钱先生对翻译研究的第一哲学性问题——可译与不可译的论说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阐释。钱先生通过对林纾翻译作品的评论,把翻译的指导原则和翻译技法通过"诱"、"媒"、"讹"、"化"等极有概括力的字一一体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辨证关系。其思想对我们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