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教育   846篇
科学研究   69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1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丁志华  李文博  何凌云  刘振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540-2548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0年6月-2014年5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就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长短期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和动态时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造成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力更为显著;石油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起伏较大,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在总体上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并就上述研究结论,从调整石油定价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加强对居民的政策扶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中国低碳发展的类型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萍  闫卫阳  孙玮  秦耀辰 《资源科学》2014,36(12):2491-2499
区域的低碳发展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中国301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建立量化指标体系,把2011年中国低碳发展水平分为4个一级类型和8个二级类型,并通过Moran指数与散点图、LISA集聚图,结合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中国经济区划分方案,分析低碳发展类型的宏观和局域分异特征,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区低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中国低碳发展以高碳和相对高碳类型为主,一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多样化分布,而大多数二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具有相近性。依赖于高耗能产业结构的LLL和LHL类型在胡焕庸线上方和沿线集聚分布,而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的LLH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下方。低碳和相对低碳类型位于胡焕庸线下方,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分布。在局域空间,各子系统发展存在着很强的正向空间依赖,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以"LL"型集聚为主,但后者的空间异质性较强,而低碳环境发展则以"HH"型集聚为主。各子系统发展的热点区大多位于中国东部和南部且较为独立,冷点区则有所重叠,主要位于内蒙古西部及西北经济区连片地区。  相似文献   
93.
中国省域碳强度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宗宪  王凯莹 《资源科学》2014,36(7):1462-1468
论文使用空间统计分析中的全局Moran’s I、局域Moran’s I等指数对2001-2012年间我国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省域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为正,东部地区内部省域的碳强度空间自相关现象非常明显,西部地区相对不明显,中部最弱。西部地区省份的碳强度多为高-高聚集,以甘肃、陕西、内蒙古3个地区为代表,东部地区多为低-低聚集,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4个地区为代表。论文还进一步结合资源禀赋、能源供需分布、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对上述地区碳强度聚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文琦  焦旭娇  李佳 《资源科学》2014,36(7):1392-1401
能源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功能类型区之一,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能源动力基础。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技术,对榆林市12县(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榆林市Moran’s I值总体呈现波动态势,1998年达最大值0.517 8,2007年跌入最低谷0.120 0;LISA集聚结果显示,1990年、1998年神木县为H-H类型区,而2007年、2011年H-H类型区未能再现,表明北6县经济发展后期呈现随机状态;1990年榆林市没有L-L集聚区,2011年绥德、子洲、清涧、吴堡4县形成南部经济贫困的L-L集聚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工业化对榆林市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最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由较低正向显著向较高正向显著转变。随着资源开发推进,由资源采掘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  相似文献   
95.
中国工业生产率区域差异持续扩大,导致区域经济难以均衡增长。在此背景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市的工业生产率偏移的资本产出差异项和劳动产出差异项,发现各省市的工业技术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分别使用似不相关估计(SUR)和空间面板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以及空间误差模型(SEM),检验了我国RD投入对工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投入更容易引致资本深化的劳动偏向型技术创新,劳动资源丰富的地区不能通过RD投入取得竞争优势;而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从RD投入中更容易获得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6.
基于2000-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运用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对中国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进行客观描述,然后采用多元阶层回归方法,从区域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经济环境等角度分析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学研合作活跃度存在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东部产学研合作比较活跃,中部次之,西部不太活跃;从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和东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非均衡性总体呈发散趋势,中部则存在收敛效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受区域社会资本(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技术能力(RD存量和RD人员数量)和经济环境(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经济规模)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研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的方法分析了1997-2012年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得到以下结论: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差异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态势,但是集聚水平较低,县域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较弱;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增长空间格局也表现出空间集聚的态势,桐乡市、海宁市以及宁波市区先后成为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增长的核心区域。研究也从地理区位、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四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县域第三产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GIS技术对城镇化的时空演变格局、内在驱动因素及内部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整个城镇化进程是一个人口、空间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类型以人口导向型城镇化为主,但经济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生态城镇化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
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旅游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旅游全局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地理数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空间结构,得出旅游结构为以成都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并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情况、交通可达性四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网络创新模式下,多层次创新网络对创新的重要性已获得共识。在实践领域中已出现科技服务业集群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现象,本文使用区位熵识别出23个科技服务业集群,以2001-2017年有效合作发明专利数据为基础,通过卡方检验,发现科技服务组织在专利合作申请人的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区位差异,运用Ucinet软件直观展示中国科技服务业集群多层次创新网络的网络模式与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多层次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是集群;多层次创新网络具有度分布不均匀性、空间分布非均衡性特征;且呈现出多集群、跨区域、多尺度的“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研究结论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科技服务集群企业构建最佳空间尺度的创新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