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亲属伦理取向是中国传统法律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用代体、德主刑辅”的法律理念,“义务本位、皇权至上”的立法原则,“有罪推定、论心定罪”的司法模式以及“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的法律价值取向上。这种亲属伦理取向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形态美的作用体现在塑造女大学生形体美的核心和培养女大学生的高雅气质两方面。本文就设计形体课的内容、选择适合女大学生的音乐、采用语言艺术以及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女大学生的形体美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体育教师应教育学生将形体审美评价与审美取向统一起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形体锻炼。  相似文献   
23.
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亟待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导致了“唯凭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使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标准等长期处于低层次化。要纠正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必须要求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观念,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主办机构和受教育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4.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确立与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机制与管理模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国内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地方课程开发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地方与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有效促进地方、学生、学校、教师及课程自身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城市的异军突起,美国出现了大量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美国城市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繁荣和转型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城市生活的写照比较零散,不成规模和气候,作家的城市批判和审美意识不强;繁荣时期作品数量丰富,随着作家城市身份的确立,作品中所反映的城市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转型时期则呈现出城市批判角度的多元和城市生活范围的扩大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26.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呈现,虽然不乏可圈点之处,缺失亦很明显。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必然作用,又有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重新确立,要正视并解决现实问题,从四个维度进行阐释,即:必须坚持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指向,避免外延扩大;必须明晰学科教学方向,建立主辅模式;必须坚持综合培养的应然思路,同时赋之以新的内涵;必须强调专业与校本特点,凸显个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
特殊的社会条件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清逸超俗以及整体把握自然山水的审美取向,形成了艺术家们简淡玄远的美感和艺术观,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8.
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负面价值取向的矫正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挖掘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底蕴,用全面发展的观念来矫正当代大学生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通过张扬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友谊、团结的精神,用集体主义原则来引导和矫正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通过透视奥林匹克比赛规则,用公平竞争理念来引导和矫正重功利实用轻价值规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通过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的拼搏进取精神,用创造主义来矫正重生活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享乐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一些原则被人们泛化而走向反面 ,在大学生中造成了多样的价值取向。对此 ,我们应该坚持集体主义一元的价值导向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1 ]  相似文献   
30.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取向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需求。从哲学层面考察,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文化本身意蕴着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识,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切实构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的保障体系,是从理论和实践维度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取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