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75篇
科学研究   2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孙慧  王慧  肖涵月  辛龙 《资源科学》2022,44(1):15-31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方联动”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是增强环境主体履行责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异质型环境责任主体的内外部协同视角出发,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宏观数据及A股1423家工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析“多方联动”的环境责任主体“提质”“减排”“增效”的协同治理效果;在环保督查力度持续攀升、环境污染治理行政规制适时调整的背景下,考察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环境责任主体协同治理效果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政府规制责任与公众监督责任的内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提质”效果,倒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治理责任,提升环境责任意识,提高发展质量。②政府规制责任、企业环境责任、公众监督责任“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发挥显著“减排”与“增效”作用,不仅降低地区污染排放水平,提高环境治理效率,而且显著提升地区绿色贡献水平,有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③环境政策不确定性释放了因时、因地、因事精准施策、适时调整、高效匹配的信号,有效提升了“多方联动”的外部协同治理效果。本文对于加快完善多方协同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推动经济与环境激励相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刘妍  赵晶  李晨 《资源科学》2022,44(6):1091-1104
在全球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的影响已渗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正确认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环境风险对“双碳目标”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非对称传导效应视角,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PU在长短期对碳排放的对称与非对称影响,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展开异质性分析,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EPU上升、下降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EPU对碳排放短期存在非对称影响,长期存在对称影响。在短期,EPU上升显著影响碳排放,而EPU下降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在长期,两者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EPU下降促进碳排放。②EPU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在短期,EPU变化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作用显著,并表现出非对称影响;在长期,东部地区仅有EPU下降会增加碳排放,中、西部地区EPU与碳排放呈现负相关的线性关系。③碳排放在不同区域受到EPU冲击后的调整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更迅速地调整并稳定碳排放水平。④EPU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效应表现,EPU上升通过抑制经济增长活力导致碳排放降低,EPU下降通过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碳排放增加。未来,政府应审慎调整经济政策,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体系并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内在本性。不确定性问题是关于事物相互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的一种哲学研究。近30年来,尽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依然存在着生存基础的不稳定性、制度供给的非连续性和社会认知的模糊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不确定性视阈下,我国政府应该在稳固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基础、增加制度供给以及提高社会认同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34.
用基于普遍形式的不确定关系之上的变分方法推出了一维谐振子的含有量子数的等式型不确定关系。给初学者介绍这样简单明了的东西,可以有效地加深他们对不确定关系的理解,并且避免形成不确定关系只能表述为不等式形式这种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35.
副词"忒煞"在近古时期的文献中为"太甚"之词,通过对该时期的大量语料研究发现:一、近古时期"忒煞"主要集中使用于南方;二、近古时期"忒煞"使用频率远低于"忒",而造成现象二的主要原因是"忒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level culture on the adoption and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tools by students in Lebanon us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o overcome possible limitations of using TA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extend TAM to include subjective norms (SN) and quality of work life constructs as additional constructs and a number of cultural variables as moderators. The four cultural dimensions of masculinity/femininity (M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power distance and uncertainty avoidance were measured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o enable them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extended TAM as moderators and a research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ture. To test the hypothesised mode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69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using e-learning tools in Lebanon via questionnair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echnique in conjunction with multi-group analysis. As hypothesis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perceived usefulness (PU),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 SN and quality of work life to b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 (BI) towards e-learning. The empirical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N and BI wa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cultural values, with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s observed for all four of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studied. Some moderating effects of culture were also found for both PU and PEOU, however,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the effect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was not found to be moderated by MF as some previous authors have predict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explor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37.
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佟金萍  王慧敏 《软科学》2006,20(2):59-61
不确定性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取得成功的巨大障碍,而适应性管理是目前有效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管理模式。根据适应性管理研究情况,在分析流域水资源管理不确定性问题基础上,提出用适应性管理模式解决这类问题,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企业在决策本地化信息系统转换为云模式的软件即服务时面临着技术市场发展、云化收益、决策者风险偏好等诸多不确定性。针对该决策,引入前景理论考虑了维持现状偏好、追求管理时尚等心理行为,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提取了决策指标,以未来不同的软件即服务市场成熟度作为前景状态,计算各备选信息系统云化迁移的综合前景值,形成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信息系统的云化决策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实例分析了一家企业,并与基于期望值的灰色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9.
风险社会的来临对法律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司法能动提供了空间。风险的不确定性放大了法律的缺陷、风险发生时社会纠纷的激增以及风险社会对常态社会的诸多逆反等都为司法能动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尽管如此,风险社会中司法能动仍有一些限度和界限。风险发生时司法能动的预防功能有所减弱,同时司法能动在风险责任认定上也存在一定缺陷。风险社会的司法能动必须遵循司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正。  相似文献   
40.
张红宇  高阳 《科研管理》2011,32(5):120-128
研究再制造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对于有效管理再制造生产活动,推动再制造业发展,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内外再制造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研究进展,从不确定性因素及降低其对生产计划与调度影响的方法、生产计划建模和求解方法、生产调度策略和方法、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框架和工具,以及再制造生产实践案例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并对与再制造生产计划与调度密切相关的拆卸计划、提前期和产能计划等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