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684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forms of research representation can result in new possibilities for making meaning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arrative inquiry as a methodology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an approach in education but remains contested in many ways. How we com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such research findings and in particular how the issues of voice and representation are resolved are subject to much debate. Here,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using fictive methods of re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particularly poetry, can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s in which meaning is made and therefore the possible meanings that can be made. Furth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oetic form allows for the inclusion of many voices and stories in a non-hierarchical manner, making the author's influence explicit without it being dominant. Researchers have argued for poetic representations of research data as a means to evoke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whilst making the author's influence explicit; here, it is argued that poetry can be utilized to provide a full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placing the voice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er and the literature on an equal level within the whole story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This article first details narrative inquiry a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nd its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before discussing the issues surrounding voice and representation. Subsequently, fictive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are explored as a means of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62.
以社会表征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工作概念表征的调查分析,从主体视角还原毕业生对工作概念的表征建构内容,发现社会环境的转变、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以及流行价值观在形塑毕业生工作概念的过程中影响较为突出,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针对实际军事情况下车辆目标为非合作目标,提出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IPCA)。它首先利用稀疏求解方法得到与测试样本最相关的部分训练样本以及它们对测试样本的表示系数。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得到最优投影矩阵,使投影后不同测试样本能更好地利用训练样本信息进行分类。利用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数据库中3类目标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CA方法比传统的PCA方法能够得到更高的识别率,并对稀疏方位角训练样本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4.
针对中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在武术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法,运用表象训练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记忆力。使学生有效地缩短掌握动作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创伤记忆具有非文字、非线性、无法理解、无法叙述、无法掌控等特征,使普通语言叙述的创伤再现面临诸多困境和危机,身体的介入打破了这些危机。同时,身体因其与创伤之间在视觉、痛觉等方面特殊而紧密的关系在见证创伤故事真实性、再现创伤、治愈创伤方面表现出特殊功能。身体与创伤再现和治愈关系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作品充满后现代主义色彩,其多部作品在叙述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过程中,体现了空间与时间的跳跃性与多维性。文章探讨了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对于记忆与历史的文学再现。  相似文献   
67.
动物意象是莫言小说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它们被人格化,另一方面人也被赋予动物的习性,类似动物.这样的奇思妙想为小说制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暗自承载了作者对于人物命运,对于社会人生的内在思考,既避免了直抒胸臆的直白,又拓展了文本的解释空间,增强了小说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68.
"五四"及20年代的现代文学作品,皆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言说和描写国家与地方乡土形象。作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迅的小说以故乡为中心能指符号,具象而隐喻地通过一系列空间物象展示中国形象的否定意义。浪漫主义的创造社诗人郭沫若则通过动物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隐喻中国形象,这种隐喻的背后和深层是对设计和再造"新中国"的自信。闻一多则亦以社会性与自然性物象、积极和消极的两级对立情感对中国形象予以描绘,内里自有诗人思想的积淀。而受社会进化论与救亡思潮影响的郁达夫与老舍等小说家,也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中,对真实与想象的中国形象予以价值表征。这些国家形象言说和描写的多元性,既反映了"五四"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多元性,也反映了对救国救亡、再造中国的不同的思想路径和方向选择,具有文学与思想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意义]视频内容正在影响着我国大量人口的信息生活,视频语义的良好表示是推动当前视频内容研究和视频应用服务向前发展的关键基础。现有的视频语义表示方法存在事件语义表示角度和粒度划分方式单一、缺少灵活的对象语义变化机制的问题,因此探究更有效的视频语义表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面向事件的视频语义表示方法。此方法考虑人的双向认知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背景和需求从不同角度解读和生成事件语义,并定义相应的语义对象和角色的变化机制。[结果/结论]面向事件的视频语义表示方法具有完整的语义表示框架,支持多角度的事件语义表示,可以灵活地进行属性级、对象级和事件级的语义拓展,能够表示更丰富的视频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