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素质教育”英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界定 “素质”的内涵入手, 对 “素质”一词的不同译法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素质教育”的种种译法加以辨析评述。  相似文献   
92.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间彼此平等互补,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93.
Moment inPeking的中文译本虽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学者们仍对译作质量存在不同的看法。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译作质量,语域分析法被运用到Moment in Peking两中文译本研究中。两译本分别从语场对等、语旨对等和语式对等的角度与原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张振玉的译本相比,郁飞的译本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原文的语域对等,成功转换了原文文本的社会意义。同时,语域在翻译研究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有力证明,这对翻译工作者、翻译批评者及翻译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空白"与"未定性"、"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以及接受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后本文采用了两篇译文,卜立德和王宏分别英译的《柳敬亭说书》。通过分析,在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方面卜译的理解比较准确;卜译在语法和惯用法选择方面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保持"审美距离"、增加读者审美经验方面,王译更多地采用意译,而卜译更多地采用了直译,并保留了原文的一些意象以加强读者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95.
李东阳《联句录》对于了解茶陵派的创作和互相酬唱,明中期文人集会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联句录》版本作考察,分辨源流,厘清正误。  相似文献   
96.
摘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虞姬》的两种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两种英译文的语音模式。旨在通过语篇衔接分析来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英译问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篇重构,进而提高读者的感受水平。  相似文献   
97.
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的《旧闻证误》自成书以后,经历多次刊刻,形成了多种版本。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所见现存本,考辨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98.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
100.
对德语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译者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原著解读、策略选择及译本整体面貌的影响。面对复杂的文化关系时所秉持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递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抉择取舍,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并最终形成富有文化个性的译本面貌。不同的译者产生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本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译者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