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民族裂隙是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不可逾越的障碍。历史的积怨,民族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民族仇视,成为以车臣为首的民族分裂势力大搞恐怖活动的借口。对少数民族实行安抚宽容的民族政策,完善反恐机制,加强合作是俄罗斯反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9.11”事件打破了美国坚不可摧的神话,美国的安全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促成了美国对外战略的相应调整,然而美国对外战略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以防范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崛起的挑战。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不断经营中国周边地区,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对中国形成“三面围堵”之势。美国欲借“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使中国的地缘安全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妥善应对,积极营造周边安全环境,加强我国战略纵深依托。  相似文献   
63.
价值论把社会事实区分为"科学事实"与"价值事实",价值事实是主体性的事实。由于犯罪是一种价值事实,恐怖主义犯罪也是一种价值事实,因而,恐怖主义犯罪概念是具体主体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作为最高层次主体的整个人类社会,因为存在一个普世接受的伦理与价值体系,以这种价值体系为基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就应当是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相似文献   
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四个新动向,根据这些新动向及现行刑事法律对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不足,提出了新疆防控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建议:首先在刑法中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罪名;其次规定恐怖主义犯罪的特殊减刑或免刑事由,以便强化瓦解恐怖主义犯罪组织和团伙的力度;最后提出对恐怖主义犯罪罪犯的刑事处罚应当增设没收财产刑和罚金刑等建议。  相似文献   
65.
国际反恐理念直接影响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管辖原则的确立,其中包括恐怖主义概念的界定,反恐理念下国际合作观;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全面地采用了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国旗国管辖和普遍管辖的原则,而其中的普遍管辖原则最为重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原则中存在特殊问题,如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适用、政治犯不引渡规则的排除、豁免权排除、时效问题等。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之联系的比较研究,提出法西斯军国主义即国家恐怖主义、西方民主国家在大战期间的地位与偏见以及科技经济发展可能有两种不同后果等新观点。在分析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作用、人类社会逐步走向成熟与进步后,希望要更加重视道德与正义,以制止新的战争。  相似文献   
67.
目前已形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我全方位渗透的态势,并呈现出渗透目标确定性、渗透方式隐蔽性、渗透手段高技术性和渗透领域广泛性的特点.美国在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同时加剧了犯罪渗透,造成文化渗透与犯罪渗透同步发展,其中包括犯罪意识渗透和犯罪类型渗透等,正是文化渗透推动了恐怖主义的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以遏制文化与犯罪渗透.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巩固友展社会主义的主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过改革,但因没有找到一条根本性的变革道路,致使社会主义成果丧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观念、传统模式,使中国呈现勃勃生机,这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9.
《普罗米修斯》2012,30(4):467-475
The author chaired two Expert Groups of the OECD including that on privacy, whose guidelines form the basis of the legal regimes 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e reviews the success of those guidelines and the defects disclosed by time and by the remarkabl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ce the guidelines were adopted in 1980. He then explores the revival of interest i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the courts as a common law entitlement, instancing the recent decision of the Australian High Court in the Lenah Game Meats Case. The difficulty which the common law faces in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cs is then explored by reference to the decision in Dow Jones v Gutnik concerned with liability for defamation on the Internet. Finally, the author considers two contemporary problems: genetic privacy and terrorism. On the latter, he concludes with a reminder of the need to uphold civic rights, including privacy,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terrorists, although losing, do not win.  相似文献   
70.
自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全球化蔓延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恐怖主义是由于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冲突所导致的社会痼疾。只有从根本上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并在国际社会上构筑统一的反恐怖主义的法律框架,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和根除恐怖主义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