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8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教育   21668篇
科学研究   2784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1429篇
综合类   1606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1224篇
  2025年   5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709篇
  2013年   2016篇
  2012年   2350篇
  2011年   2249篇
  2010年   1718篇
  2009年   1630篇
  2008年   1801篇
  2007年   2106篇
  2006年   1899篇
  2005年   1714篇
  2004年   1440篇
  2003年   1298篇
  2002年   1031篇
  2001年   870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Abstract

Diversity literary awards and other sources were used to create a list of high-quality titles written by and about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This lis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versity and inclusiveness of the library collections of a land-grant university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nd compare it to peer institutions. Gaps in the collection and acquisition processes were identified and will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rocesse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iverse titles added to the library’s collections.  相似文献   
962.
假象与真实:合作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构成的合作研究方式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这种研究方式更能表现这一问题的本真状态,它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的面对面的直接交锋,这种交锋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锋。在这种研究方式中,由于合作主体“生活世界”的差异,无法避免在视域上的难以融合,而实际存在的对合作研究的实践性和主体关系本质的不同预设,最终产生了一系列在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主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 “假象”,破除这些假象只有依靠对教育实践的历史性的充分尊重和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963.
西方人格教育学说及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人格教育学说源于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传入中国,对当时反对摧残人格的封建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动能力方面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实践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4.
本文探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以西方文艺理论指导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并结合论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外国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65.
朱自清、朱光潜的写作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写作理论史上,朱自清,朱光潜的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理论遗产。“二朱”身为名作家,学,兼具中西学术,语的深厚修养,在写作理论方面的建树更具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特色,当前写作理论应认真研究,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966.
西方训育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视训育的传统 ,西方训育观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古希腊时代是西方训育观的萌芽时期 ,从文艺复兴至 19世纪末是西方训育观的形成时期 ,2 0世纪初至今是西方训育观的发展时期 ,研究西方训育观的历史发展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如何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的目标至今仍是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在本文中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68.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refugee and immigrant education. As one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qualitative study, it showcases the school experiences of three students: Quincy, a refugee from Afghanistan who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t age thirteen; Emily, an immigrant from Poland who arrived at age six; and Maung, a political refugee from Burma who arrived at age eighteen. The school experiences of these students mirror those of many children who come from countries and communities outside the dominant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framework of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school life for minority children, in this case, refugee and immigrant students, can be examined from a crit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 that is, contextualized socially, economically, and politically (Apple, 1990). Students who are not grounded i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struggle to get along in school settings that are institutionalized according to the moral,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society. Critical theorists contend that student voice can become an organizing force to negotiate and construct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school life within the reality of institutionalized ways of being in school. In this study, a focus on find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 voice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passag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Miller, 1990) to permit the sharing and envisioning of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school life for students and for those with whom they interact with in school settings.  相似文献   
969.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揭示了西方现代人格分裂的深刻主题,并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艾略特在诗中以悖论为框架,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分析,佐以象征、内心独白和典故等手法,其诗艺的标新立异影响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艾略特现代主义诗坛领袖的地位。  相似文献   
970.
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是完整而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确立意境范畴的第一人。他不仅深入分析了意境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且还以其“三境说”,揭示了意境的深层特点,并又在其“三格说”中探讨了意境营造的方法和途径,为形成和丰富这一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