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13338篇
科学研究   143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48篇
综合类   69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1250篇
  2013年   1518篇
  2012年   1751篇
  2011年   1691篇
  2010年   1028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20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师范教育改革正以惊人的速度大步前进着,在这令人振奋的现实面前,如何探索一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模式,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培养师范生的深层次阅读理解力、终身学习与研究能力及体现师范生特点的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2.
依据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学校体育学科理论,运用"想象练习法"的特点、原理实施太极拳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3.
阐释了说课的概念;分析了说课技能在培养大学生师范技能中的作用和目的;构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说课体系结构;完善了说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说课技能训练模式:培训前的学习与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编写说课提纲-说课-说课评价,并详细讨论了对高校师范生说课技能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74.
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合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5.
体育教育实习是培养体育教师的重要环节,实习效果的好坏与前期的准备工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前期准备工作有:学校的准备;指导教师的准备;实习基地(接受实习的学校)准备诸方面.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一论述,旨在探索具有指导体育教育实习准备工作的方法,以期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6.
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依托高校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进行创新。应该从教育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管理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7.
出发点是哲学大厦的地基,对哲学出发点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解。在哲学界倡导回到马克思的大方向下,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进行澄清。为了充分、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我们追本溯源地探讨了黑格尔如何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为出发点展开自己的哲学体系,以及马克思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的这一出发点,从而把实践范畴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8.
钢筋焊接网不仅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而且还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综合造价,提高钢筋工程的工业化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钢筋焊接网大量应用在房屋的楼板、屋盖、墙体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工程实践表明钢筋焊接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79.
邓小平同志实践主体的思想强调了实践主体人的“现代化”,强调了改革开放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主人”的观点,强调了改革开放实践目的的“人民性”-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定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0.
Bridge-building activities are practiced widely in the education systems of Europe. They are meant to bridge transitions between lower and upper secondary school and form a mandatory part of the youth guidance system in Denmark. By giving pupils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text of upper secondary school, bridge-building activities are meant to facilitate their decision-making on educational paths, but also to attract more and new groups of pupils. However, the premises of the inherent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contexts and of pupils’ lacking knowledge of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can be questioned. In this ethnographic case study of a bridge-building project in a rural area in Denmark, we analyse the implicit knowledge of the general upper secondary school, as it is practiced in a bridge-building project, and how it is experienced by the pupil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prior knowledge. The analysis is theoretically informed by especially the code concepts of Basil Bernste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