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康熙、乾隆的北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相继诞生,承德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和外交的舞台。承德地区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逐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成分有满、汉、蒙,甚至包含西方文化艺术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下,如何把承德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生态文明示范区已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利用承德传统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承德历史人文景观,引导承德旅游市场走向成熟,成为国际高端旅游产品,从而带动承德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2.
屈原《九歌》,近人多以为其中有对唱。《九歌》中到底哪些篇是对唱,哪些篇是独唱;哪些诗句是男唱,哪些诗句是女唱;哪些诗句是巫唱,哪些诗句是神唱;对唱是正与神的对唱,还是神与神的对唱,抑或是主巫与群正的对唱;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纯粹“以意为之”,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事实上,《九歌》本是祭歌。祭歌中所反映的全部乐神活动,都是由巫师执司其事的。巫师在祭祀鬼神时,一身二任,既代表他(她)自己,又装神弄鬼,诡称鬼神已经附体,代表着鬼神。同样的,巫师所唱的祭歌,则时而以巫师的口吻唱,时而又以鬼神的口吻唱,但都出自巫师一人之口。作为祭歌的《九歌》,正是巫师的独唱或合唱(独唱者一人而兼神、巫两种角色),而不是男与女、神与正或主巫与群巫的对唱。  相似文献   
113.
论述巫术的起源和发展 ,从远古的原始社会的巫术讲起 ,一直讲到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巫术 (包括算命、招魂术、预言诗等等 )。在重点分析巫术与科学的关系时 ,指出某些科学 (甚至艺术 )起源于巫术。但也指出现代的巫术与现代科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其伦理道德观长期以来都是整个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核心.儒家的伦理价值获得合理性有其内在原因.从整体来看,伦理规范的构建以价值的确认为其逻辑前提,儒家价值的源泉不仅指向的是终极存在,更多的是指向人自身.其价值内涵不仅体现为内在的道德价值,更外化为对群体的社会价值.儒家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德性与礼制的内外作用之下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15.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大分裂的时代,在思想上佛、道教等宗教流行,玄学思想兴起繁荣,儒学中衰。但作为儒家学说重要组成部分的礼说却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为统治者论证政权合法性提供依据。这种情况在郊祀礼制中表现尤为明显。郑玄和王肃二人在郊祀礼说的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统治者在郊祀礼制的制定上于郑、王学说之间徘徊,取其利于统治的部分用于郊祀。  相似文献   
116.
鄂西北十堰市竹溪县红石岩村丧葬仪式的整个过程存在民间信仰、仪式音乐与仪式行为的互动关系。虽然仪式过程中有些宗教迷信色彩,但其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内容却反映了特定地理区域下的民俗风情,为研究该区域民族传统民风民俗提供了“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7.
以微悬臂梁的制作工艺为例,针对双材料悬臂梁加工中因为粘附现象造成废品率高的问题,分析了微悬臂梁加工中粘附影响因素,指出表面作用力和残余应力是造成粘附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8.
贾燕子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4):37-40,49
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统计的方法,对甲骨文祭祀动词兼语句作了穷尽性和断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景颇族“目瑙纵歌”盛会以董萨带领其神职人员为群众祭献以“木代”为首的诸鬼为序幕,以祭祀“木代”为开场,以献歌舞祭祀送鬼为收尾。以巫师作法杀牲祭祀为基本形式,祈福镶灾为根本的宗旨,表现了景颇族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祭祀性质。  相似文献   
120.
文术发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6):19-22,55
古人事死如生。死者在生的时候喜爱乐舞,死后人们即以乐舞献祭。这种以乐舞为主要特征的祭祀活动我们称之为乐舞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考求了古文字材料中所能见到的乐舞祭,计有異,翟,翌,禴和彡五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